2025年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原理及方法(1).pdf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摘要:本文论述了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原理及方
法,指出了我国传统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简要说明了路
面结构动载性能分析方法。认为我国完全可以利用国外的永久性沥
青路面设计原理开发自己的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关键词: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面结构动载性能。
序言: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的主要结构形式,要实现我国的长寿命半
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面设计是第一位的。施工不可能超出设计的范畴,要掌
握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核心技术。
我国传统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存在缺陷,即缺少路面结构动载性能分析,
把汽车荷载当作静载,运用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计算,往往造成路面结
构动载性能不良,路面结构动载性能不良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很难达到长寿
命,容易发生结构性损坏。因此,我们的沥青路面设计中的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要把汽车荷载当作动载,增加路面结构动载性能分析这一关键环节。
一、路面结构动载性能分析
那么如何进行路面结构动载性能分析呢?对路面结构的动载性能进行分
析,首先要把汽车荷载看作动载,分析汽车驶过路面时,汽车荷载在路面各结
构层的传递、扩散,分析路面各结构层的结合状态,是趋于连续状态还是滑动
状态。下面作者浅谈对路面结构的理解,供大家参考。路面结构实质是一种“介
质”,把汽车动载快捷、均匀地传递给路基,即扩散传递荷载的作用;另一方
面路面结构自身承受汽车荷载的压力即承重层的作用。习惯上我们以为半刚性
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半刚性底基层是次承重层,而忽略了对路基承重的理解和
1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认识,路基是最终的“承重层”。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基层的承重作用是与
桥梁中的梁板的承重作用有着本质区别的,公路路面与铁路在结构上异曲同
工。火车的载重量要比汽车大,速度也快,铁路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这
说明铁路结构设计是很成功的。铁路结构很简单,从下至上依次是路基、道碴、
枕木、铁轨。
半刚性材料优缺点再认识,要扬长避短。半刚性材料优点是板体性好、刚
度大,承载能力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小,有时甚至接近于零(贝克曼
梁法测回弹弯沉)。缺点是结构层间滑动性大,而且不同半刚性材料间滑动性
更大,路面结构动载性能不好。
例如: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的高速公路普遍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6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
8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18cm4MPa(7d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
18cm0.8MPa(7d无侧限抗压强度)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下基层;
18cm0.6MPa(7d无侧限抗压强度)二灰土底基层;
路基
作者认为该路面结构形式路面结构动载性能不良。为什么呢?汽车动
载在不同材料的半刚性板间扩散传递不良。汽车荷载要通过四层板体即沥
青层、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二灰碎石下基层、二灰土底基层,最后传递、
扩散到路基,汽车动载在不同性质材料的半刚性板间传递性不良。上基层、
下基层、底基层三层半刚性版体间滑动性大,不能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半
刚性板承受荷载作用。该路面结构易发生结构性破坏,首先发生疲劳损坏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的层次一般是水稳碎石上基层,实际情况也是经常发生水稳碎石上基层连
同沥青层损坏被洗刨,留下二灰碎石。
这不是正常的沥青路面疲劳损坏,正常的疲劳损坏是沥青路面在预期
的使用寿命期限内,首先在底基层底部发生疲劳裂缝,缓慢向上延深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