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doc

发布:2017-06-05约2.3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摘 要】实施新课程之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清净、朴实的课堂一下子喧闹。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笔者拟从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简单的教学情境、简洁的教学环节三个方面打造简洁、简约的数学课堂,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清净、朴实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重视过程、尊重差异、目标多元等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一线教师的心灵。数学课堂的面貌日新。然而,纵观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特别是公开课,许多老师片面追求新颖、新奇、新异,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繁杂,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表面上似乎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实际上学生成了配角,其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 其实,成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不粉饰的,不雕琢的。笔者以为在课堂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简单一些,教学语言可以简洁一些,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与学生形成心灵的对话和交流。从而创建一种简约高效的数学课堂。那么我们如何去践行这一理念呢?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让课堂更简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知识的累加,而是在旧知识、旧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认识结构的重组与建构。因此,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起点,去除一些繁琐的过程,让课堂变得简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例如:雷子东老师上的《分数的意义》一课:首先,是课前5分钟的小前测:请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画图或者用语言描述等方法都可以,至少表示出两种,时间5分钟);接着,是课堂展示学生的作品,把学生思维暴露出来一起讨论、评价,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丰富的感性的认识。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数的意义 课后,网上的评价是这样的:雷子东老师以“睿智、简约、开放、严谨”的教学风格,新颖丰厚、独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基于不同学生经验动态生成的学习素材,灵动和谐、智慧幽默的师生对话,赢得在场听课教师的好评,更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 那么雷子东老师又是怎样来演绎这节课的呢?雷老师没有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导入课题,重点讲解时,利用课堂上展示的素材,进行逐个讲析,学生是讲解学生熟悉的素材,因此他们兴趣浓厚,于是就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明白了分数的意义 可见,学习起点是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且利用好这个起点,让学生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简单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更简约 数学总是和情境相结合。情境,可以将数学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数学就会有一种切身的感受与体会,感觉数学就是身边的生活。学生在嵌入了数学知识情境中学习,就会主动地参与实践,在与他人的合作探究中,深刻领会数学的意义。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否则,情境就起不到辅助的作用 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他安排了一个游戏:分月饼,按照老师的要求,用手指表示每个人分到的月饼的个数 师: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张三和李四2个小朋友,请伸手指 生:伸出2个手指 师:有1个月饼,要平均分给张三和李四,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生愣住了。这时有一位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为什么用恋着的手指头,他说每人只能分到半个月饼,所以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 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 学生被问住了 本案例中,为了讲分数的意义,教师创设一个学生非常分月饼的情境,简单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能够正确地配合教学。当教师叫他们用手指头表示半个月饼的时候,他们犯难了,于是教师就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环节“简洁”,让课堂更简约 特级教师徐长青提出:“让数学回归简约。”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去除教学的旁枝末节,教师应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充分利用资源,抓住重?c,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今天中午老师去文具店买了5本笔记本,你能算出老师花了多少钱吗?(很多学生在底下嘀咕,要知道一本笔记本是多少钱?) 师:怎么啦?发生什么情况了吗? 生:你得告诉我们一本笔记本要多少钱啊? 师:是吗,老师想卖个关子,不告诉你们一本笔记本要多少钱,告诉你们3本,这样的笔记本需要12元,现在,你知道老师要花多少钱了吗? 大部分学生写出了正确算式 这就是例题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简简单单,然而这类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