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案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案教学设计
3丰收了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分物过程,初步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探索并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直观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算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了直观分物、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根据表内除法类推这三种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三种计算方法的相同之处,从而明确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在用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把表内除法的知识迁移到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当中。
2.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给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机会。
在教学中,学生的亲身体验非常重要,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标志。当学生完成两组算式的计算之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这两组算式中存在的计算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口算的方法,将口算的方法在脑海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成捆的小棒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捆好的6捆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上面情境图。
师:两只小兔种了一片胡萝卜,到了秋天,胡萝卜丰收了,我们一起去帮小兔们收胡萝卜吧!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你们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并汇报得到的信息。
师: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些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之前,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师:求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怎样列算式?你能试着算出它的得数吗?可以利用学具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学具,理解数量关系,尝试计算,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2.集体交流。
(1)明确算式的意义。
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预设
生:算式是60÷2,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展示算法及计算思路。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把计算过程和想法说出来。
预设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60÷2,就是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我想到30×2=60,所以60÷2=30。
生3:我的计算过程是6÷2=3,60÷2=30。
师:6÷2=3是分物过程中的哪一步?60÷2=30为什么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框起来?
请学生拿出小棒分一分,结合分物的过程说一说。
(3)比较不同算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确:这几种算法都用到了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要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把算式进行转化,利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3.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下面情境图。
山羊伯伯要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
(1)请学生结合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3)交流算法。
师: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预设
生1:要求把160棵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就是求160里面有多少个8,列式为160÷8。
生2:计算时把160看作16个十,16÷8=2,是2个十,也就是20。
北师大, 小学数学, 教学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第一周周记到公司的第一天师傅问我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我一时竟不知怎么说。我跟师傅说学的挺广的,不过都不算怎么深入。师傅问我预算学得怎么样,我说没怎么深入,只是学的些基础。看来我得从头好好学习了。第一天,师傅拿了一套简单的建筑图纸给我,是前不久刚完工的小区的附带的幼儿园图纸。然后让我对照着《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自己先计算该建筑的建筑面积。我先把定额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看了几遍,然后自己翻图纸,按照定额规定自己把两层的建筑面积算了一遍,又验算了一遍。期间,遇到不懂的及时向师傅请教。师傅都耐心帮我解答,有时放下自己手头工作过来看我计算是否正确。每次问师傅他都细心讲解,还会拓展一些我不知道的内容。师傅说要做好预算得会看图纸,还要熟悉预算定额。相信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可以学到更多。第二周周记我了解到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先熟悉计算规则,很多东西和实际中是不一样的,必须知道各个构件的计算规则并熟记。通过一周的训练和计算,我明白了所有梁都算至板底,长度算至柱间净长,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计入梁内。圈梁工程量要扣除深入其内的梁的体积。柱子从柱基算至板顶,有柱帽算到柱帽下端,板厚所占体积不扣除。板分有梁板无梁板,有梁板的梁计入板内套板的定额,板不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