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3-20约5.8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内容要求

了解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知道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学业要求

(1)能写出酯的官能团、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2)能描述和分析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水解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3)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4)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5)能参与环境保护等与有机化合物性质应用相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并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判断、评价和决策。

二、教材分析

本实验为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中“乙醇乙酸”章节的内容,教材中涉及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中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知识零散,包括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水浴加热的作用和浓硫酸的作用等实验细节,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希望通过结合原理的分析,让学生通过理解而将零散的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乙醇和乙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羟基和羧基两个官能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具备一定的有机实验观察能力、现象分析能力,但知识的迁移能力、发散思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基础实验探究乙酸乙酯反应条件的作用。

2.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

3.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酸乙酯制备和水解实验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醇、醛、酸、酯”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通过讨论醇、酸、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酸乙酯制备原理;乙酸乙酯实验室制备的装置。

难点:乙酸乙酯制备实验实验分析。

六、教学方法

情境导学:创设乙酸乙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这些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促学:立足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水解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角度学习酯的性质。

习题测学评价诊学:通过课堂环节中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课堂练习检测等来诊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案促学:通过学案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法:实验探究、演绎归纳

七、教学思路

本节课先分析乙酸乙酯制备的反应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进行探究,再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反应条件的探究与分析;最后再通过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完善学生对酯类化合物的认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推导酯化反应并分析其中反应原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陌生反应的猜测书写能力。

实验药品及实验装置图

准备好相应实验药品及仪器

学生按照给出的信息搭建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实验条件的分析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角度认识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

根据实验操作与现象设置6道思考题,更深入理解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

小组讨论思考,组织答案。

乙酸乙酯水解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

学生体验并参与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提升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总结实验的能力

讨论分析,对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改进

学生讨论、思考得出改进方案。

九、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下层得到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B.反应中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O—CH2CH3取代

C.反应中乙醇分子的氢原子被取代

D.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3.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沸点都比C2H6的沸点高

C.两者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两者均是某些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4.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5.若乙酸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16O,乙醇中的氧原子都是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