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用针灸穴位(国外英文资料).docx

发布:2024-11-04约1.2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用针灸穴位(国外英文资料)

在中医领域,针灸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广受欢迎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在身体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小的针来调整身体的能量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疼痛和促进健康的目的。随着针灸在国际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外英文资料开始介绍常用的针灸穴位。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针灸穴位及其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疗法。

1.足三里(Zusanli,ST36)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髌骨下缘外侧四横指处。足三里具有调节脾胃、增强免疫力和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腹泻、便秘、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2.合谷(Hegu,LI4)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发热、感冒、咳嗽等症状。

3.太冲(Taichong,LR3)

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当第一跖骨底的前下方凹陷处。太冲具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胁痛、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失眠、焦虑等症状。

4.神门(Shenmen,HT7)

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腕部,当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具有安神定志、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心悸、焦虑、抑郁等症状。

5.关元(Guanyuan,CV4)

关元是任脉的一个穴位,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三寸处。关元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常用针灸穴位(国外英文资料)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正逐渐被世界各地的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所接受。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疗法,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针灸穴位,并探讨其在国外英文资料中的描述和应用。

1.百会(Baihui,GV20)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央,是督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国外的英文资料中,百会被描述为“头顶之巅”,具有提神醒脑、平衡阴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高血压等症状。

2.肾俞(Shenshu,BL23)

肾俞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在英文资料中,肾俞被称为“肾脏的背俞穴”,具有补肾壮腰、滋阴降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痛、肾虚、遗精、月经不调等症状。

3.涌泉(Yongquan,KI1)

涌泉位于足底,当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跖趾关节后方。在国外的英文资料中,涌泉被描述为“生命之泉”,具有滋阴降火、引热下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高血压、便秘等症状。

4.风池(Fengchi,GB20)

风池位于颈部,当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在英文资料中,风池被称为“风之池”,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症状。

5.太阳(Taiyang,EXHN5)

太阳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在国外的英文资料中,太阳被描述为“太阳之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