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pdf

发布:2019-04-19约2.51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0 · · · 西方哲学 “ ”: 面向语言本身 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 李 金 辉 、 。 , 语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句法学到语义学 由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向 语用学对语言的看法 尤 、 , 、 “ ” 其是晚期维特根斯坦 奥斯汀以及塞尔等人对语言的看法 与胡塞尔 海德格尔现象学的 语言观 ( )。 有着潜在的一致性和融通的可能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 , 。 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语言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转型 发展为一种语言现象学 语言现象学揭示了分 、 , 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通过语言哲学这一领域进行沟通 对话的理论可能性 这对于超越英美哲学 , 。 的分析传统和欧陆哲学的现象学传统的简单二元对立 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一 维特根斯坦的语用学转向及其语言现象学之谜 。 《 》 “ ”。 早期维特根斯坦是人工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 他在 逻辑哲学论 中坚持 语言图像论 受罗 “ ” , “ ” “ ”, 素 逻辑原子主义 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理解为一个形式化的 句法结构 和 逻辑结构 。 , 。 认为语言是世界的图像 世界是由原子事实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 原子事实是由客体组成的 语言作 。 , 为世界的图像描述原子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 语言作为世界的图像同样具有结构 这种结构的可能性 “ ”。 , 被维特根斯坦称为语言图像的 描画形式 语言之所以能够描画世界 正是因为语言与世界具有共 ——— “ ”。 。 ( 同的逻辑结构 描画形式 这种描画形式就是语言与世界共同具有的东西 参见维特根斯 ,1985 , 27 ) , 坦 年 第 页 语言作为世界的逻辑图像与世界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和逻辑结构 但是语言 。 , 自身却不能反映这种逻辑形式和逻辑结构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作为一个命题逻辑系统 由无意义的 , 。 记号组成 它具有一种由符号推演规则组成的逻辑结构 这种逻辑结构本身是不能被语言和命题言说 “ ”。“ , , 的 逻辑形式 为了要能描述逻辑形式 我们应当把自己连同命题一起置于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