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进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进展
?84?《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0年第27卷第二期(总第106期)
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进展
徐芬宋奎勐侯志远陈家应.
(1.江苏建康职业学院2100292.山东大学2500123.南京医科大学210029)
内容摘要该文通过对相关卫生机构激励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的学习与回顾,从经济激
励和非经济激励两方面对有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乡村两级
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机制卫生技术人员基层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以政
府投人为主导的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也逐步建立.
基层卫生机构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在政府对乡,村
两级卫生机构不断增加支持和投入的情况下,如何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保证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
公平和效率,是新医改环境下必须重视并得到很好
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卫生机构激励
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的学习与回顾,拟从经济
激励和非经济激励两方面对有关医疗卫生技术人
员的激励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激励乡村
两级卫生技术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卫生服务
合理机制,提供参考.
一
,经济激励
1.薪酬激励
(1)薪酬分配制度应重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之一就是医疗机构职工的收入主要取决于职称,工
龄,而不是岗位工作特性,忽视了技术知识,风险,
责任等,造成实际工作质量,工作强度和薪酬之间
的脱节,不能较好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这种情
况之下,一些学者提出卫生技术人员的薪酬分配制
度应重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2006年第四次分
配制度改革提出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管理分配
制度,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管理分配制度,由岗
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
成.这种分配制度改革,将职工的经济收入与工作
量,工作质量,技术含量与风险等紧密结合,调动了
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医疗机构工作效
率,提高医疗质量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通
过发挥分配制度的导向作用,促使医疗机构走上良
性发展轨道.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学者针对农村基层卫
生机构的分配制度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并且一些农
村基层卫生机构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由”大锅
饭”的分配形式或者与经济收入紧密挂钩的分配形
式开始向根据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承担
风险的程度等因素核算的岗位工资和根据工作量,
工作质量和效率等因素核算绩效工资转变.如陈
鸿君等认为乡镇卫生院薪酬分配模式的最大弊端
在于没有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工资奖金只与职
称,学历,工龄有关,而没有与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责任风险性,工作效率与综合效益,工作态度等挂
钩;另一个问题就是多数乡镇卫生院薪酬管理方案
将职工的工资及奖金等与个人的业务收入挂钩,趋
利性严重.所以建议在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也实行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薪酬管理方案.对绩效的考核
指标不是单纯的业务收入,而包括服务数量与效率
指标,经济效率指标,工作质量指标,其他指标(医
疗文书的规范性与及时性,参与培训,发表论文,开
展新技术等)和否决性指标(医疗事故,医德医风,
综合治理等).重庆黔江区2002年在医疗单位推行
以岗位目标为基础,以质量考核为核心的岗位绩效
工资制的试点工作,对每个职工实行岗位目标管
理,量化积分考核(不仅包括门诊,住院等医疗业务
指标,也包括公共卫生,慢性病管理等指标).经过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0年第27卷第二期(总第106期)
一
年多的试验,试点卫生院的收人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有了显着上升,于是从2004年开始在全区范围
内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在分配上体现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改变了长期以来医生待遇与医疗
业务量单纯挂钩的做法,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
性,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江苏省射阳县在
2004年6月在系统内乡镇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
革,单位负责人全部实行年薪制,其他人员根据个
人岗位特点,责任轻重,技术高低,工作量大小,质
量,效益,医德医风等因素确定绩效工资,并强化处
方金额和人均费用的考核,避免大处方,滥检查等
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通过改革强化了管理,提高
了效益,改进服务,精简优化队伍,稳定人心激发活
力.但是目前很多乡镇卫生院为了解决自身生存,
发展问题或者是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的分配
制度模式仍然是与经济收入紧密挂钩的考核分配
形式.2009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
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
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
实行是否会造成新一轮的”大锅饭”,能否有效地激
励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公平和
效率,绩效工资的考核指标体系以及绩效工资占整
体工资的比例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