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依靠高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钢铁行业.docx

发布:2019-07-01约1.1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钢铁行业 3.1.1 发展目标 按照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源回收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指标规范标准,包括提出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废渣(含烟尘、粉尘)回收利用率,降低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技术规范标准等。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钢铁企业必须发展余热、余能回收发电,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努力做到电力自供有余,实现外供。2010年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吨钢耗新水分别降到0.73吨标煤、0.685吨标煤、8吨以下;2020年预计分别降到0.7吨标煤、0.64吨标煤、6吨以下。 3.1.2 重点工程 (1)项目名称:新一代可循环的钢铁生产流程。 (2)实施途径:优化和改造现代钢铁生产流程,实现高效、连续和密闭化生产;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改造和提升传统钢铁流程(见图3.1)。 图3.1 图3.1 可循环钢铁生产所需技术途径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 高效化钢铁生产新流程 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高效冶炼技术 高速连铸技术 高品质钢生产工艺 信息化数字化控制技术 关键节能技术 重大节水技术 高附加值炉渣产品开发 可循环集成技术 (3)循环效益:对于一个年产800~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可循环钢铁生产新流程每年大约消耗铁矿石1350万吨,煤炭630万吨,生产800~1000万吨钢材,同时可消纳社会废钢120万吨,废塑料20万吨,发电90亿kwh,并向社会提供炉渣水泥300万吨。 (4)推广前景:按我国年产钢3亿吨计算,采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生产工艺改造目前国内现有的钢铁厂,则我国钢铁工业不仅每年可向国家提供3亿吨优质钢材,同时还可形成2700亿kwh的发电能力,大约相当于建设4个三峡电站;并可向社会提供7000万吨/年水泥,相当于减少国内近1亿吨矿石的自然开采量;并可处理约1/3的国内废塑料,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3.1.3、关键技术 自主集成设计和制造300万吨级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500万吨级中等厚度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形成从70t/h到150t/h的系列CDQ技术与设备,节约投资降低30%,开发并稳定运行大型高炉干式TRT工艺技术自主集成设计和制造;在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环保中心,实现钢厂煤气的零放散,使总的能源消耗降低3%~5%,更好地实现钢厂的环境友好功能;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技术建成年产球团矿400~500万t,以煤为燃料,以赤铁矿为主(铁精矿)的生产线,以满足大型高炉需要。(见图3.2) 煤 煤 粉 炼焦煤 煤 图3.2 钢铁联合企业能源可循环利用的能量平衡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