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及物质的转化利用五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PAGE
17-
化学反应中能量及物质的转化利用(五)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SO2(g)+O2?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确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2C(s)+2O2(g)=2CO2(g)12C(s)+O2(g)=2CO(g)△H2则△H1<△H2
D.已知H+(aq)+OH-(aq)=H2O(l)=-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的反应热均为57.3kJ
2.将7.2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立刻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反应管,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g B.3.6g C.7.2g D.无法确定
3.在进行锌铜双液原电池试验时,若用铜丝代替盐桥(如图),外电路中照旧存在较小的电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流慢慢减小。下列关于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左池形成了原电池,铜丝②极的电势高于锌极
B.铜丝②旁边溶液的pH将上升
C.右池为电解池,铜丝③的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铜片④上有新的亮红色固体附着
4.已知确定温度和压强下2H2(g)+O2(g)=2H2O(g)ΔH1=-a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molH2(g)和1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g)时放出akJ的热量
B.2molH2O(g)完全分解为2molH2(g)和1molO2(g)时吸取akJ的热量
C.2molH2(g)和1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akJ
D.1molH2(g)和0.5mol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g)时放出0.5akJ的热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镀铜
B.将2.24LCl2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0.1mol电子
C.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ΔH0能自发进行,其缘由是ΔS0
D.由反应2CO(g)+O2(g)=2CO2(g)ΔH=-566kJ·mol?1可知,CO的燃烧热为566kJ·mol?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稀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B.电镀时,通常把待镀金属制品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
C.常温下,2NO2(g)=2NO(g)+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工业通过反应“Na(l)+KCl(l)NaCl(l)+K(g)”冶炼钾、说明钠的金属性强于钾
7.燃料电池是燃料(如氢气、甲烷(CH4)、一氧化碳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O2+4H++4e?=2H2O
B.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变小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8.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c、d相连时,电流由c到d;b、d相连时,H+移向d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由强到弱的依次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9.利用太阳光在特殊催化剂表面可以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H—O
O=O
H—H
O—O
键能/kJ·mol?1
463
496
436
138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1mol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ΔS0
B.过程I吸取了463kJ能量
C.过程II放出了287kJ能量
D.过程III反应为2H2O2(l)=2H2O(g)+O2(g)
10.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
资料一: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主要有以下过程:
①沸腾炉
②接触室
③吸取塔
资料二:接触室中所需催化剂主要是钒催化剂,它参与反应的能量变更如图a所示,当、和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和压强下,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的变更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得
B.按题中投料百分比,在,550℃下,的平衡转化率为0.975
C.由“图b”可知,温度和压强都能影响的平衡转化率
D.“接触室”内要保持确定温度,可能的缘由是催化剂在该温度时活性较高
1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