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二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PAGE
16-
其次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二)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有机物液流电池因其电化学性能可调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南京高校探讨团队设计了一种水系分散的聚合物微粒“泥浆”电池(图1)。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聚对苯二酚被氧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b电极流向a电极
B.充电时,a电极旁边的pH增大
C.电池中间的隔膜为特殊尺寸半透膜,目的是阻上正负极物质的交叉污染
D.放电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4ne-=+4nH+
2.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电池,属于一次电池的是
A.一般锌锰干电池 B.镍氢电池 C.手机锂电池 D.铅蓄电池
3.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4.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V2+-e-=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VO2++2H++e-=VO2++H2O
C.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1molH+从右槽迁移向左槽
D.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上升
5.伏打电堆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积累而成,全部的圆板之间夹放着几张盐水泡过的布。如图所示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板积累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发生的反应为析氢腐蚀
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Ag2O
C.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26g
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旁边会有Cl2放出
6.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发生反应将化学能干脆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若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
B.正极反应式: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减小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7.镍氢电池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依据此反应式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某电极上电极反应为:Ni3++e-→Ni2+
B.电池放电时,Ni(OH)2的含量不断削减
C.电池充电时,镍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8.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电池总反应式: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9.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推断金属的活动性依次是
A.YWZX B.XZWY
C.ZXYW D.XYZW
10.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次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煤燃烧时并不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11.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困难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流,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C.放电时Cu极区域水溶液的pH减小
D.放电过程中,电子由锂电极经过锗酸锌锂固体电解质到达铜电极
12.下列变更不行能通过一步反应干脆完成的是
A. B.
C. D.
1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装置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②装置中的向负极移动
C.②装置中的电子由Zn电极经导线流向Cu电极
D.②装置中电流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
14.凭借清洁、储量大、能量转换率高、运行稳定等优势,氢能被现代工业视为最志向、潜力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