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8.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

发布:2017-05-09约4.21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的确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 工序余量的确定 工序尺寸的确定 一. 加工余量的确定 1 总余量与工序余量 2.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关系: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上道工序加工表面(或毛坯表面)的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高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 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 上道工序的位置误差 本工序的安装误差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 上道工序加工表面(或毛坯表面)的表面质量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2) 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Ta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3) 上道工序的位置误差?a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4) 本工序的安装误差εb (三)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1)计算法 2) 查表法 3)经验法 二、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如果没有基准转换,采用下列方法确定工序尺寸和公差: 最终工序的尺寸及公差取自零件图的要求 中间工序的工序尺寸则可根据零件图的尺寸,加上或减去工序的加工余量而得到。 采用由后向前推的方法,由零件图的尺寸,一直推算到毛坯尺寸。 二、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注意区分内、外表面、单边、双边余量 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按照加工经济精度来选取 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好以后,在工序单上标注时,尽量按“入体原则”进行标注 例. 工序间尺寸公差的确定 二、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思考题 工序尺寸确定的步骤? 第五节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能够利用尺寸链的极值法解决实际问题 工艺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的组成: 工艺尺寸链的组成: 组成环: 3 判断组成环的性质 举例: 4如何建立工艺尺寸链 首先按加工顺序将本工序间接获得的尺寸作为封闭环; 从封闭环的一端开始,顺序画出有关的尺寸到封闭环的另一端; 得到封闭的尺寸环; 有关工艺尺寸公式熟练掌握。 (一) 极值法 封闭环的偏差 封闭环的公差 2) 概率法 工艺尺寸链应用场合 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一次加工满足多个设计尺寸要求的工艺尺寸 表面淬火、渗碳层及镀层、涂层厚度工艺尺寸链计算 余量较核 靠火花磨削 工艺尺寸链的图解方法 如图所示工件的零件图和最终工序铣缺口的工序简图。工件在以前工序已加工出表面A、B、C,保证了尺寸60mm和30mm。求工序尺寸L1。 例2 正计算 例3 工序基准是尚待继续加工的设计基准时的中间工序尺寸计算 例4 电镀零件的工序尺寸计算: 结论 尺寸链很重要,基准转换用得着; 先看封闭环,再判增和减,极值和概率帮你计算; 多尺寸,图表法最有效。 作业例题要明白。 三、对多尺寸保证的工艺尺寸换算 主设计基准最后加工 图表法计算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在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尺寸时,我们采用“由后向前推”的方法。 先按零件图的要求,确定最终工序的尺寸和公差,再按选定的余量确定前工序的尺寸,公差则按本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来确定。 对于位置尺寸较复杂的零件,由于基准多次转换,确定中间工序的尺寸和公差就很困难。 利用图表法就可以方便地求出工序尺寸及公差 。 衬套零件加工的加工工序 工序10粗车。轴向以面定位,粗车及面,保证工序尺寸1及2。 工序20租车。轴向以A面定位,租车及面,保证工序尺寸3和4。 工序30精车。轴向以面定位,精车及面,保证工序尺寸5和6。 工序40磨。用靠火花磨削法磨削B面。 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公差及余量。 套类零件有关轴向表面的工艺过程 工序1.以大端面A定位,车小端面D,保证全长工序尺寸A1±T( A1 )/2;车小外圆到B,保证M。 工序2.以小端面D定位,精车大端面A,保证全长工序尺寸为A2±T(A2)/2;镗大孔,保证到C面的孔深工序尺寸为A3±T(A3)/2。 工序3.以小端面D定位,磨大端面A,保证全长尺寸A4=L。???? 思考题 1 尺寸链用于解决解决什么问题? 作业 8-2-3 L2’ L2 Zb Zb L1 L1’ 封闭环 封闭环 一、尺寸链的概念 一、尺寸链的概念 4如何建立工艺尺寸链 一、尺寸链的概念 计算类型: 正计算 组成环求封闭环的计算方式 反计算 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 中间计算 已知封闭环及部分组成环,求其余的一个或几个组成环, 计算方法: 极值法 统计法 二、 工艺尺寸链计算 m:增环数,n:尺寸链总环数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二、 工艺尺寸链计算 封闭环的上偏差 封闭环的下偏差 m:增环数,n:尺寸链总环数 (一) 极值法 二、 工艺尺寸链计算 m:增环数,n:尺寸链总环数 (一) 极值法 二、 工艺尺寸链计算 正态分布: 非正态分布: ki=1.2~1.7 Amax Amin 6σ 二、 工艺尺寸链计算 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