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阅读指导课教案.doc

发布:2017-12-03约2.43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阅读课教案 导读书目:《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伊索寓言》有整体而清晰的认识,接触更多的《伊索寓言》小故事。 2、? 了解《伊索寓言》的作者。 3、? 听读《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了解其寓意。 教学准备: 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学习文章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三、边读边聊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2、明白寓意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四、拓展延伸 《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 导读书目:《昆虫记》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几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选择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该书作为当代中国通俗历史文化的经典,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读书。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著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减,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全书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共收有260多个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由林汉达等编著。林汉达,浙江宁波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他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3.老师也喜欢看《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两个故事我很喜欢,大家想听吗?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上下五千年》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片。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 1、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啊。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的人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二、整体感知 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