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农学院 标准学制:四年
学科门类:农学 专业代码:090101
专业大类:植物生产类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适用年级:2017 级 专业负责人:张娟
一、专业简介
农学专业于 2013 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涵盖作物栽培、 作物育种和土壤营养的主要领域,
集作物生理、分子的基础理论、田间栽培措施、育种技术、农业推广位一体。主要教学资源
有学校图书馆、开放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外学术研究,实习
实训。各实验室除正常实验教学外,免费开放供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研究。目前与校外多家科
研单位、学校、农业技术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大大满足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习。实验
教学方面, 目前有作物栽培实验室、 作物育种实验室、 农作物土壤肥料实验 3 个教学实验室,
2
多个人工气候室组成农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面积 2500m , 匹配仪器设备 1000 多万;2016
年作物学科获批校重点学科。2016 年学校又投资 125 万元建设作物生产相关专业校内实训
实习基地教学实验平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设备数量扩充。学科平台依托 “十三五”山东省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实验室, 师资队伍水平高, 在职教师均为211、
985 院校的博士毕业生,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级科研项目 18 项,
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
传育种、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且具有现代农
业思维,能在农学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作物生产、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区域发展与产业
化、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总体表述: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
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各方面的基本能力。
分项表述:通过专业培养,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要求(A)
A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熟悉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基本理论、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法律、社会学及
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A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 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掌握作为农学基础的植物学、生物
化学等;了解数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
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A3:工具性知识: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文
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生物统计相关软件应用技术。
A4: 专业知识:农学类专门人才需要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包括掌握植物生理学、遗传
学、农业微生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生物统计学、农
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
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掌握选育和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
法;掌握气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主要农作
物的田间生产、栽培和管理措施;.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A5:相关知识:需要具备一定农业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
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知
识;了解农业机械化、无土栽培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农业发展概论、农业推广学的基本
理论;了解种子学、作物分子育种、特种作物栽培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产品营销、贮藏
和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了解食用菌、蔬菜、果树等作物的栽培管理措
施。
2.能力结构要求(B)
B1: 综合能力:培养文献检索能力;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