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Waston.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NA 的Waston-Crick 模型有哪些基本特征?通常介绍的DNA 的构象有哪几种类型?
Watson-Crick 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形成右手双股螺旋,一条5’→3’,另一条3’→5’ 。
2 嘌呤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磷酸与脱氧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构成DNA 分子的骨架。
3 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
4 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 ,两个相邻的碱基对之间的高度距离为0.34nm,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 个核苷酸,螺距为3.4nm 。
5 两条DNA 链相互结合以及形成双螺旋的力是链间的碱基对所形成的氢键。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碱基互补,A T,G C
简要说出三种类型的细胞内游离存在的核苷酸或其衍生物(每种类型写出2 个核苷酸或其衍生物的名称,英文缩写即可),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1 多磷酸核苷酸:ATP、GTP。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及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2 环核苷酸:cAMP(3`、5`-cAMP) cGMP(3`,5`-cGMP):它们作为质膜的激素的第二信使起作用,cAMP调节细胞的糖代谢、脂代谢。
3 核苷酸衍生物:CoA、 NAD+、NADP+、FAD 等辅助因子。GDP-半乳糖、GDP-葡萄糖等是糖蛋白生物合成的活性糖基供体。
简述DNA 和tRNA 的二级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样题)
DNA 二级结构:DNA 是双链分子,两条单链之间通过氢键和碱基堆积使碱基完全配对(A—T,G—C)形成双螺旋状的二级结构,一般是右手螺旋,也有左手螺旋。
DNA 的主要功能:DNA 的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它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基因从结构上定义,是指DNA 分子中的特定区段,其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功能。
tRNA 二级结构:tRNA 是单链分子,分子内部的不同部位能够通过碱基配对,形成既有单链,又有双链的tRNA 二级结构。tRNA 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形结构。
tRNA 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在mRNA 指导下合成蛋白质。即以mRNA 为模板,将其中具有密码意义的核苷酸顺序翻译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
试比较酶的可逆抑制作用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异同?(样题)
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剂因与底物有相似的结构,所以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与酶形成可逆的EI 复合物,而使EI 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降低酶反应速度的可逆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解除;Vmax 不变,Km 增加。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同时和酶结合,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EI 或EIS复合物,从而不能进一步形成E 和P,因此使酶反应速度降低的可逆抑制作用,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解除;Vmax 减小,Km 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多见于多底物反应中;Vmax 减小,Km 减小。
请解释波尔效应。
血红蛋白上除了结合O2 和BPG 的部位外,还有CO2 结合部位,因此,血红蛋白还能运输CO2 。
增加CO2 的浓度或降低pH 能显著提高血红蛋白亚基间的协同效应,降低血红蛋白对O2 的亲和力,促进O2的释放,反之,高浓度的O2 也能促使血红蛋白释放H+和CO2 ,即波耳效应。
波耳效应主要是描述CO2 分压及其pH 值的变化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肺中吸氧排CO2,而在肌肉中吸CO2 排氧; H+ 和CO2 促进氧释放 ) 。
什么是DNA 变性?DNA 变性后其理化特性将会有何变化?并列举出至少三种可能引起DNA 变形的因素。
4DNA 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的现象。
变性后的理化性质:1、260nm 紫外吸光度值升高;2、粘度降低;3、浮力密度升高;4、比旋下降;5、二级结构改变,6、部分失活等。
变性因素 :1、热变性;2、酸碱变性(pH 小于4 或大于11);3、变性剂(尿素、盐酸胍、甲醛等)
简述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概念,有几种基本类型?并简要说明其中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上的基本特点。
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主链本身折叠形成的由氢键维系的局部构象,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
α-螺旋的结构特征:
1 蛋白质多肽链像螺旋状盘曲,每圈螺旋含3.6 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即每个氨基酸残基向
上升高0.15nm,每个氨基酸残基绕螺旋轴旋转100° ;
2 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外侧;螺旋的直径约为0.5nm;
3 α螺旋的稳定性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