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7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解析统编版.docx
PAGE
PAGE8
课时规范练37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德州三模)《商君书》中记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出名于上,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起先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减弱贵族势力,增加国家的人口限制
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扩大士阶层与农夫的身份等级差异
2.(2024辽宁葫芦岛三模)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
B.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
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
D.中心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
3.所谓“政治限制”,乃是通过军事折服、暴力强制与威逼、行政管理等权力手段与方式,实现民众的统治。“社会限制”,则是指在政治限制的基础上,以社会关系体系的建构为中心,通过对社会诸种力气的利用、组合,使之成为政治限制体系的一部分或同构体。我国古代属于“社会限制”的机制是()
A.三公九卿制 B.保甲制
C.监察机制 D.户籍制度
4.(2024山东枣庄期末)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同约的人们“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乡人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对该时期乡约制度相识正确的是()
A.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
B.民间自治体现了契约精神
C.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民主
D.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5.(2024山东聊城三模)《国语·齐语》载:“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刘向的《说苑·奉使》载:“齐之临淄三百闾(里门),张袂成帷,挥汗成雨。”临淄出土的战国时期陶片上的陶文,一般均记有陶工的籍贯、名氏,其籍贯多写作“某鄙”“某里”。上述材料共同说明,齐国当时()
A.通过管仲改革成就了霸业
B.基层普遍建立了乡里制
C.人口聚集使临淄成为国都
D.户籍成为征派赋役依据
6.《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特地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困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些规定()
A.得到了全面有效地执行 B.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
C.与明朝皇帝的出身有关 D.防止了社会冲突尖锐
7.清代的政府灾难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开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8.(2024山东滨州三模)在清代,各种善会善堂多是官倡民办,由各姓族绅集资,共同管理。此外,还有很多共营水利、共营墟市码头、共营贸易等。这反映了()
A.政府主导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
B.政府对基层管理松弛
C.民间力气担当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D.已经出现公有制雏形
9.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确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确定于氏族族籍,很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材料说明村社()
A.使个人自由受到肯定的阻碍
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意在爱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D.是雅典基层的社会治理单位
10.(2024四川绵阳二模)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规定:市民通过每年缴纳固定的税额换取财政上的独立和自由。城市享有自己选择官员的权利和司法自主权,并有权依据自身习惯对此类事务作出确定。这说明英国()
A.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 B.有地方自治的传统
C.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D.资产阶级限制地方
11.美国政治学家托马斯指出,社区主义剧烈地强调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义务。……反对的是福利国家中公民片面要求享受权利而不情愿履行义务的倾向。托马斯旨在强调社区管理中()
A.政府的管理和组织 B.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
C.私人部门主动参加 D.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12.(2024山东滨州期末)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万英镑;1813年,增长到860万英镑;1817—1818年,达到前所未有的930万英镑;从1802年到1833年,济贫税增长了62%。导致济贫税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B.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了肯定的影响
C.政府投资建立福利体制
D.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
13.(2024辽宁大连三模)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