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深度解析.docx

发布:2025-03-18约4.1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深度解析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深度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胆怯(què)莘莘学子(shēn)

B.剽悍(piāo)炽热(zhì)戛然而止(jiá)

C.狡黠(xiá)稽首(qǐ)长吁短叹(xū)

D.脊梁(jí)殷红(yān)参差不齐(cēn)

答案:C

解析:A项“胆怯”的“怯”应读“qiè”;B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D项“脊梁”的“脊”应读“j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旁证博引,妙趣横生,赢得了阵阵掌声。

B.他工作认真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从不报怨。

C.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浮想联翩。

D.他在学习上总是马马乎乎,成绩一直不理想。

答案:C

解析:A项“旁证博引”应为“旁征博引”;B项“报怨”应为“抱怨”;D项“马马乎乎”应为“马马虎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真是妙手回春啊。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里很不受欢迎。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很多读者。

D.他做事总是一丝不苟,深受大家的赞赏。

答案:D

解析:A项“妙手回春”一般用于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能用于写作水平;B项“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不能用于对待别人;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不能形容小说情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可删去“不再”。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D.《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安徒生。

答案:D

解析: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不是法国作家。

6.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答案:B

解析:“低唱”“弹琴”把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答案:悠然见南山

解析:这是名句默写,要注意“悠”的写法。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天涯若比邻

解析:注意“涯”不要写成“崖”。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燕”不要写成“雁”。

4.《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罔”“殆”是易错字,要注意书写。

5.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狂人日记

解析:这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

解析:该表述符合《诗经》的基本常识。

2.“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

答案:√

解析:这是关于年龄称谓的正确表述。

3.“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答案:√

解析:这是对“四书五经”的准确界定。

4.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答案:√

解析: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代表作表述正确。

5.“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

解析:这句话把“他”比作“小鸟”,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夸张。

四、解答题(共62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