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__核酸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PAGE4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须要连接,下图中连接正确的是(C)
2.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片段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种类数最多为(C)
A.1种B.5种C.6种D.8种
解析:彻底水解后的物质不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而是核苷酸接着水解形成的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不同的碱基,因此得到的产物有6种。
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A.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B.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C.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
解析: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如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
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细胞质中也有部分DNA存在;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5.下列关于“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后用吡罗红
B.运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细胞
C.冲洗时的速度要快速
D.水解之前要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解析:进行染色时应运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运用盐酸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DNA与蛋白质分别,利于着色,并非杀死细胞;冲洗时应用缓水流,速度不行过快,防止将细胞冲走;在水解之前需烘干,其目的之一是固定细胞,避开细胞进入盐酸中。
6.试验“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C)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
C.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
解析:该试验的原理是利用了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运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呈现出DNA和RNA的分布。
7.(多选)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D)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有②方面
B.假如②为核糖,则③有4种
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解析: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五碳糖不同,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假如②为核糖,则③有4种,可构成4种核糖核苷酸;③在生物体中共有5种,即A、G、C、T、U;人体内既有DNA又有RNA,所以③有5种,②有2种。
8.(多选)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觉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说明中错误的是(ABC)
A.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D.该试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状态
解析: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
9.请依据以下试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一)试验过程:
(1)切取洋葱根尖2~3mm,浸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中,在30℃的条件下水解10min。
(2)用清水冲洗根尖,再将其放入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中染色10min。
(3)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尖捣碎,放上盖玻片,再放上载玻片,用手指轻压载玻片,以分散细胞。
(4)取下盖玻片上面的载玻片,镜检。
(二)依据以上试验,回答问题:
(1)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根尖细胞中的__________被染成绿色,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被染成红色,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