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字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

发布:2018-10-15约3.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字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 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次十字绣校本课的开发主要是培养学生细致、用心、耐心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并使其手、眼更加协调;从而也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用双手去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二、 课程开发资源分析 1、学校资源充沛。 班级教室及美术专用教室都可利用起来作为教学场地。全校53%的教师有十字绣方面的特长,教师资源充沛。 2、社区资源充裕。 我区有社区居委会,有社区活动中心,人力、物力资源充足,我们可以争取利用。 3、城市资源充足。 我市近几年吹起了一股十字绣的流行热潮,大大小小的十字绣作坊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十字绣素材。 4、家长资源充实。 家长对校本课程支持率高是学校改革的重要资源,无论是从直接的数据还是家长在开放会上的反馈都可以看出,家长很珍惜这样的合作机会,而且86%的家长表示如果学校有这方面的需要,他们愿意为学校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家长不是课程改革的抵抗者,而是课程改革的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学校应该充分地信任家长,把家长当作学校改革的伙伴。 三、 课程目标 十字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各种绣法的运用、绣品风格、图案创作及装饰运用等很多方面。我校的十字绣课程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十字绣的不同种类及绣法,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以手巧促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拥有充分的自信。 1、认知领域: 了解十字绣在生活中的的装饰作用,十字绣的基本工具,十字绣的不同种类及绣法等。 2、技能领域: 通过不断地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绣法,完成自己喜爱的十字绣作品,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审美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细致、用心、耐心的良好个性品质。 3、情感领域: 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字绣作品无时无处不显示着它特有的魅力。在学生练习十字绣时,通过语言的引导,优秀作品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并磨练他们的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应用领域; 十字绣作品外观高贵华丽,精致典雅,别具风格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学会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自己喜爱的图案,用来装饰日用品,手机链,钥匙圈,各式背包,窗帘,沙发垫,台布,装饰画等等。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绣品,可以送给朋友或自己的亲人,这可是相当有意义的! 四、 课程开发原则 1.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2.在课程选择上,坚持人本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是从管理角度所作的一种划分,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形成学校完整的、有机的课程体系。对于校本课程来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也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育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必须作为最优先的考虑。同时,课程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在课程管理上,坚持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4.在课程实施上,坚持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 定期对学校里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5.在课程评价上,坚持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五、 课程结构及内容 (一)、课程内容 (1)、了解十字绣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2)、了解十字绣的基本工具 (3)、了解十字绣的不同种类及绣法 (4)、初步尝试缝绣简单的十字绣作品 (5)、根据喜好,缝绣自己喜欢的十字绣图案 (二)、课程形式:选修课 (三)、课程安排 课时总量:18节 每周课时数:1节/周 第一单元:认识十字绣 2课时 第二单元:了解十字绣的基本工具 1课时 第三单元:十字绣的窍门及绣法 5课时 第四单元:十字绣制作(小挂件) 3课时 第五单元:十字绣制作(卡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