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摄影技术和赏析-第二章.pdf

发布:2017-05-20约2.44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数码摄影基础 二.数码相机与胶片相机的区别、特点 §2-2 色彩基本知识 §2-1 数码相机的特点 • 用CCD代替胶卷感光; 一、色彩基本知识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乔瑞亭主讲 一.定义——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 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胶卷记录影像; 1.光与物体的颜色 Couple Device)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数码相机无胶卷传输机构,所以运 物体 ——发光体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作噪音低; 非发光体 (1).透明体 Semiconductor)的光敏体进行“感光”,然后 • 可与计算机连接,进行网络传输。 (2 ).非透明体 将光学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经模数转换 后,利用各种存储器存储数码影像文件。 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光源的光谱成分 2.彩色视觉 3.色彩三要素 4.原色和补色 人眼视网膜的神经纤维末梢 色别——物体反射或透射不同波长 • 原色:蓝(B) 绿(G) 红(R) • 补色:黄(Y) 品红(M) 青(C) 有两种形状的细胞: 光线的相对含量。 • 三种原色等量混合成白色。 柱体细胞——反映光的强弱 B+G+R = W 锥体细胞——感蓝单元 明度—— 肉眼所能感受到的辐射能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乔瑞亭主讲 • 两种原色光线等量混合,成另一种原色光线 感绿单元 的数量。 的补色。 感红单元 R+G=Y → W-B 即:Y 与B为互补色 三种感色单元受到同等程度的刺激时得消色感觉 饱和度——反射或透射光中彩色成 R+B=M → W-G 即:M 与G为互补色 三种感色单元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时得彩色感觉 分与消色成分之比。 G+B=C → W-R 即:C 与R为互补色 6.光源的色温 5.加色法混合、减色法混合 减色法混合—— 由三补色(Y、M、C) 染料涂合而成彩色。 ——光源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加热到 加色法混合 某一绝对温度(k)时的颜色相同,则该 —— 由三原色 K值称为光源的色温。 (R、G、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