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pptx

发布:2025-03-08约5.9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专业概述

2.课程体系

3.实践教学

4.教学资源

5.师资队伍

6.教学管理与评价

7.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8.国际交流与合作

01专业概述

专业背景与意义历史学科特色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实践应用价值。在我国,历史学教育历史悠久,学科体系完善,为培养高素质历史学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时代需求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历史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教育、文化、旅游等行业,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因其独特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历史学专业的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学科发展前景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历史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未来,历史学专业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知识掌握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历史研究、文献检索、信息处理等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教育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据调查,我校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专业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涵盖历史学基础理论、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多个方向,共计40门左右。课程学分数约150学分,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18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6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约6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约3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约30学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田野调查等,占总学分的30%。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综合素质。据统计,学生实践环节参与度达到95%以上。

02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人文素养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导论等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学分数约20学分,覆盖面广。科学素养涵盖科学史、逻辑学、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学分数约15学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育健康提供体育、健美操、乒乓球等体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体育课程学分数约10学分,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专业基础课程史学基础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史学基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课程学分数约30学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历史文献开设《中国历史文献学》、《西方历史文献学》等课程,教授学生历史文献的阅读、整理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素养。课程学分数约15学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古学基础提供《考古学概论》、《田野考古学》等课程,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考古学素养。课程学分数约10学分,注重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

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史专题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等课程,深入探讨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课程学分数约20学分,注重历史分析与批判性思维。世界史专题如《世界古代史》、《近现代世界史》等,全面介绍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课程学分数约20学分,强调跨文化比较和历史全球化。历史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等课程,教授学生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课程学分数约15学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独立研究能力的学者。

专业选修课程区域历史提供《中国地方史》、《欧洲史》、《亚洲史》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历史发展。课程学分数约10学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专门史研究包括《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特定历史领域的专题,提升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课程学分数约10学分,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历史比较研究如《中外历史比较研究》、《历史与现实》等课程,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分析能力。课程学分数约10学分,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03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历史文献检索通过文献检索实验,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掌握查找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实验学时约10学时,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术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