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 .pdf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1页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
方案
榆树市武龙中心校
2011年12月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1页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2页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
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
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
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生动
活波,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搞好班级教学的
同时,必须要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适应学校工作的需要
随着农村学校的逐渐减少,农村学生大量流入到市区学校,再
加上单亲、留守学生的逐渐增多,各班的学困生趋于上升的趋势,
成为越来越大的群体。这不符合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提高全民素质的
要求。因此,近年来,我校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大量的教学实践证
明,转化学困生单靠主观的,盲目的了,随意的个别化尝试和实践
是不够的,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支撑
下,有目的、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集体性公关研究,才能在学困
生的理论与实践上有所突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三位教育专家对后进生的教育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的最优化预防学生成绩不良问题》给出了
预防后进生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的
实验研究中提出:只有在一般发展上对差生下更多的功夫,促进他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2页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3页
们的一般发展,才能使他们具备掌握知识,取得进步的基础,他们
的学习成绩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后进生落后
原因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的85%的学生是因为健康不佳或疾病所
引起的。为了保证健康,他特别强调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保证充
分的睡眠和体力,主张利用体力劳动增强体质。
2、在我国也有很多教育家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也取得了一
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成果。如钟启泉先生编著的《后进生心理与
教育》一书,对后进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学者总结出
了27种矫治学困生的方法,国内的广东、四川、安徽等地进行的
实验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都会这次实验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
据。
三、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农村小学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探索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教学策略。从
而消除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困难,实现人人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发
展,这是农村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存在状况调查研究。
2.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调查研究——一学困生的个案研
究。
3.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养成训练的实验研究。
4.构建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养成序列训练。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3页
《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第4页
四、课题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学校的热点、也是难点。
题研究的所有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2、科学性原则:研究过程的方法、手段要科学。只有科学地
组织研究过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才能得到具有说服
力的研究成果。
3、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