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

发布:2025-03-12约小于1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淋巴瘤双肺转移诊断要点:纵隔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分布以前纵隔和支气管旁组最常见,可融合成块,肿大淋巴结有融合包绕大血管的趋势也可致血管移位,多见于青年或青少年,其次为老年,临床有发热等,其他部位多有淋巴结肿大。转移瘤:常有原发病史,并常以肺癌多见,其受累部位常位于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隆突下及支气管肺区,血管前间隙受累较少见,而且增强强化不明显。*病例讨论患者,女性,17岁,消瘦、乏力、食欲减退。CT平扫冠状位请大家讨论…纵膈淋巴结结核概述原发性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特别是AIDS病患者,而健康人群中不常见。C原发性病因不明,表现为(慢性)淋巴肉芽肿。B继发性多由邻近部位结核感染波及,多来自肺部结核。D纵膈淋巴结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A继发性纵膈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是近年来随着儿童计划免疫的全面实施,其发病率见低,成人发病率明显增加。ECT能很好地显示纵隔淋巴结核的结节大小、边缘、密度及肺内有无伴发病变,而增强CT扫描更能显示中央低密度衰减区和周边强化的结节,加上随访,对诊断纵隔淋巴结核,甚至对确定是否活动期有很大帮助。影像学表现病变形态与边缘变化病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变化分3种:)边缘清晰,周围脂肪间隙存在;)边缘不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灶融合成边缘不规则团块形,气管、支气管受压。0102030405密度变化1平扫时就可见结节内中央低密度,增强后周边呈环形强化。2增大的淋巴结是多灶的小、低密度交错,部分淋巴3结粘连,平扫界限不清,增强后可见区域粘连的淋4巴结不完整的强化环而中心低密度影部分相连。5结节也可以是均质的,没有低密度衰减区,而且结6节相对较小。7部分病灶伴有钙化。802010304肺内伴发病变病变.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内纤维条索钙化灶未见活动性发现右肺近纵隔结节影.纵膈淋巴结结核需与纵膈淋巴瘤、纵膈型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瘤等相鉴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