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习题参考的答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曾光廷教授 2011年11月8日 6-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影响奥氏体形成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答: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P62 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与长大 2、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3、奥氏体的均匀化 影响奥氏体形成过程的因素有:P62 1)、加热温度 2)、加热速度 3)、原始组织 4)、碳及合金元素 6-3、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有哪几种类型?比较这几种转变类型的异同点。P65~68 答:1、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有三种类型: 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2、过冷奥氏体转变类型相同点: 相同点:在转变过程中要发生晶格的重构, 通过形核和长大来完成。 3、 过冷奥氏体转变类型不同点: 1)、珠光体转变是扩散型转变。 2)、贝氏体转变时只发生碳原子的扩散, 铁原子不扩散,贝氏体转变是半扩散型转变。 3)、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型转变。 6-4、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应用在什么场合?热处理后形成的组织是什么? 答: 1)、退火 p72 完全退火组织: F+P组织 应用:亚共析钢和合金钢铸、锻件 球化退火组织:球化体或球状珠光体 p73 应用:过共析钢或合金工具钢 去应力退火应用:组织未发生改变 p73 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 2)、正火 p74 正火组织: 索氏体组织 应用: 低碳钢、低碳合金钢 3)、淬火 p75 淬火组织:马氏体 应用:碳钢、合金钢零件 6-5、淬透性与淬透层深度、与淬硬性有哪些区别?影响淬透性因素有哪些? 答:1、淬透性与淬透层深度、淬硬性的区别: 淬透性是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它是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 淬透性的好坏与含碳量和合金元素有关。 淬硬性是钢淬火后,马氏体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淬硬性主要取决于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含碳量,而合金元素没有明显的影响。 淬透层深度是淬火工件表面至半马氏体区(马氏体与非马氏体组织各占一半的地方)的距离。 影响淬透性因素有: 临界冷却速度Vk 。 影响临界冷却速度的因素: 钢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合金元素及含量。 6-6、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答: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是: 分解;吸收;扩散 2、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有: 钢的渗碳;钢的渗氮;碳氮共渗。 3、钢的渗碳目的: 增加工件表面的碳含量,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保持心部有良好的韧性。 4、钢的渗氮目的: 向钢的表层渗入氮原子,以提高工件表层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及耐蚀性。 5、碳氮共渗目的: 增加表面碳、氮含量,提高工件表面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蚀性。比单一的渗碳、渗氮具有更高的性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