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鹿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
PAGE
PAGE10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一、动物细胞融合
1.概念: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条件:须要用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诱导因素。
3.过程(以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为例):
4.原理:细胞膜的流淌性。
5.结果:形成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6.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成为探讨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拓了新途径。
二、单克隆抗体
1.制备原理:
(1)B淋巴细胞特点:一种B淋巴细胞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2)骨髓瘤细胞特点: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3)杂交瘤细胞特点: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大量特定抗体。
2.制备过程: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精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1.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与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
2.灭活的病毒能促进动物细胞融合,但不能促进植物细胞融合。 (√)
3.二倍体动物体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仍是二倍体细胞。 (×)
【分析】杂交细胞具有四个染色体组,应当是四倍体细胞。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首先要从小鼠体内提取B淋巴细胞。 (×)
【分析】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使小鼠体内形成能够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5.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目的相同。 (×)
【分析】两次筛选的目的不同。第一次是从融合细胞里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其次次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6.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
【分析】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而克隆动物是通过细胞核移植产生的。
一、动物细胞融合
1.过程解读:
(1)融合过程:细胞膜融合→细胞质融合→细胞核融合。
(2)细胞融合的实质及结束的标记:细胞核融合。
(3)细胞膜融合的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
(4)重组细胞的特点: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信息,其染色体数目、基因组成、染色体组都是两个细胞之和,通过动物细胞培育,杂种细胞可表现出两个亲本细胞的特点。
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
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番茄-马铃薯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
过
程
第1步
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
正常小鼠的处理(注射灭活抗原)
第2步
原生质体的融合(物化法)
动物细胞融合(物化生法)
第3步
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育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培育
第4步
杂种植株鉴定
提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原理
细胞膜的流淌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淌性、细胞增殖
融合前
处理
酶解法除去细胞壁:纤维素酶、果胶酶
注射特定抗原,免疫处理正常小鼠
诱导
方法
①物理法:电激、离心、振动等
②化学法:聚乙二醇等
①物化法:与植物的相同
②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意义和
用途
①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②培育作物新品种
①制备单克隆抗体
②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易错提示】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1)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不灭活的病毒不能作为诱导剂。
(2)病毒在不同过程或操作中的“身份不同”。在免疫调整中病毒属于抗原,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载体,在细胞工程中可作为诱导剂。
【选修对接必修】
对接必修1:细胞结构
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细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可以通过离心、振荡、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对接必修2:染色体变异
杂交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等于融合细胞染色体组数目之和。
如图表示细胞工程的流程图(a、b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为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则a特有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动物细胞融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拓了新途径,通过把能产生抗体的______________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融合,得到既能快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若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在甲、乙融合之前,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酶)制备________________。这项工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甲、乙融合得到丙细胞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关键】(1)信息获得:本题结合细胞工程的流程图考查从题干及题图中获得信息的实力。
(2)对比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