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docx
8.25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8.25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
3.授课时间:2024年8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将围绕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五章“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展开,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怀。教学内容紧密贴合教材,注重实际,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2.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将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放在特定历史时期中进行考察。
3.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改革开放的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他们对于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生活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差异。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充满好奇,对身边的变迁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方面具备一定能力,喜欢通过讨论和案例学习,偏好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理解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时遇到困难,需要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此外,对于一些经济术语和数据分析,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在史料分析方面,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巧,需要培养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随时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改革开放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用于直观展示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的影响,同时保持教室整洁、安静。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生活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改革开放前后生活的不同。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教师讲解改革开放的背景,介绍改革开放的重要政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使用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如城市面貌、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以及它对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影响。
3.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变化点,进行讨论。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正确理解。
4.巩固练习(用时5分钟)
-教师给出几个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点评答案,对错误答案进行解释和纠正。
5.课堂总结(用时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国家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6.作业布置(用时3分钟)
-教师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深入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生记录作业要求,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及时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知识点梳理
1.改革开放的背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改革开放的原因: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国家经济面临困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
2.改革开放的重要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变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升。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效益提高,城市面貌变化。
-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