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4I”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pdf
面向W人本耕目融物合作gZDlk
◎鸠蜘爵融建研究
【摘要】当前国内已开设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不多,相关的教
学革和课程建设研究也较少。文章结合工业设计专业当前发展趋势,人才市场
需求等因素,基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过程
中的经验,探讨如何构建面向“41”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培养途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由浙江大学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
学联合成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于2016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17年正式开始招生。工业设计专业作为联合学院中设立的三个专业之一,在
2014年启动了面向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制定了面向“4I”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培养方案。本文主要就“4I”人才培养目标
的由来,构建面向“4I”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具体举措等问题展开阐
述。
一、什么是“4I”人才?
在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专业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专业人才时,我们结
合专业发展趋势,外方优势资源和自身既有特色,提出了“4I”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个T取自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是“Industrial,Innovation,Information,
Intrnational”。“Industrial”指面向区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Innovation”主要强调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是我校工业设计专
业自2011年设立以来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我们在教中取得的成
果和形成的特色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Information”指面向信息产业快速发
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Intrnational”指面向建设未来城市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这两个T”符合我校所在杭州市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同时也是我们中外合
作办学外方合作高校(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和专业(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的办
学优势和特色。
二、为什么要培养“41”人才
近二十年来,工业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设计
不再仅仅关注实体产品,而将视角延伸到了虚拟产品领域。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
中心主任SimonKing在他撰写的《理解工业设计: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原则》
的前言中写道,“在二十世纪,工业设计被定义为如何为人们设计实体产品
(physicalproducts),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硬件
与软件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交互设计师和用户体验设计专家们发现他们面对越来
越多来自实体世界的问题。反之亦然,工业设计师也需要思考和解决越来越多的
来自虚拟世界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交互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需要结合各自的
经验并相互学习。”
从近年来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选择互联网行业就业的比
例也越来越高。行业对工业设计与交互设计交叉知识背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这种人才需求状况在互联网和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存在。同时,
浙江省传统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人才市场对实体产品设计
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因此,我们将面向传统制造业的工业设计和面向互联网和
信息产业的交互设计结合起来,构成人才培养中“Industrial”和“Information”两个T”
的培养目标。
2016年7月,杭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杭州
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将大力发展国际教育作为
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背景下,我校将教育国际化作为人
才培养的两大特色之一重点培育,这也是我们“4I”中“Intrnational”的人才培餐依
据和理由。同时,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所在分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自成立以来,
一直将创新思维教育作为设计学科教学革的主要方向,《创意产品设计》和《设
计思维表达》等课程被纳入杭州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生累计获得国内外各
类学科竞赛奖项百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数百项,这些成果都体现
出了“创新思维”的引领作用,这也是“41”中最后一个“Innov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