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组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

发布:2024-11-07约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0-2021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组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1.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汽车消费成为新亮点.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市汽车拥有量为14.4万辆.已知2006年底全市汽车拥有量为10万辆.

(1)求2006年底至2008年底我市汽车拥有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2)为保护城市环境,要求我市到2010年底汽车拥有量不超过15.464万辆,据估计从2008年底起,此后每年报废的汽车数量是上年底汽车拥有量的10%,那么每年新增汽车数量最多不超过多少辆?(假定每年新增汽车数量相同)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解决问题;

(2)参照增长率问题的一般规律,表示出2010年的汽车拥有量,然后根据关键语列出不等式来判断正确的解.

试题解析:(1)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

10(1+x)2=14.4,

解得x=﹣2.2(不合题意舍去)x=0.2,

答: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设每年新增汽车数量最多不超过y万辆,根据题意得:

2009年底汽车数量为14.4×90%+y,

2010年底汽车数量为(14.4×90%+y)×90%+y,

∴(14.4×90%+y)×90%+y≤15.464,

∴y≤2.

答:每年新增汽车数量最多不超过2万辆.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的问题

2.关于x的方程x2﹣2(k﹣1)x+k2=0有两个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x1+x2=1﹣x1x2,求k的值.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得代入可解出的取值范围;

(2)由韦达定理可知,列出等式,可得出的值.

试题解析:(1)∵Δ=4(k-1)2-4k2≥0,∴-8k+4≥0,∴k≤;

(2)∵x1+x2=2(k-1),x1x2=k2,∴2(k-1)=1-k2,

∴k1=1,k2=-3.

∵k≤,∴k=-3.

3.解下列方程:

(1)x2﹣3x=1.

(2)(y+2)2﹣6=0.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

(2)利用直接开方法解即可;

试题解析:解:(1)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式,得x2﹣3x﹣1=0,

∵b2﹣4ac=13>0

∴.

∴.

(2)(y+2)2=12,

∴或,

4.解方程:(x+1)(x﹣3)=﹣1.

【答案】x1=1+,x2=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方程的特点,先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整理得:x2﹣2x=2,配方得:x2﹣2x+1=3,即(x﹣1)2=3,

解得:x1=1+,x2=1﹣.

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3)(x﹣4)﹣m2=0.

(1)求证:对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

【答案】(1)证明见解析;(2)m的值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

【解析】

【分析】

(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证明判断即可;

(2)根据方程的根,利用代入法即可求解m的值,然后还原方程求出另一个解即可.

【详解】

(1)证明:

∵(x﹣3)(x﹣4)﹣m2=0,

∴x2﹣7x+12﹣m2=0,

∴△=(﹣7)2﹣4(12﹣m2)=1+4m2,

∵m2≥0,

∴△>0,

∴对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方程的一个根是2,

∴4﹣14+12﹣m2=0,解得m=±,

∴原方程为x2﹣7x+10=0,解得x=2或x=5,

即m的值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是关键.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6.将m看作已知量,分别写出当0xm和xm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7.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7x(x≤m);

或(x≥m);

8.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两实数根分别为,,且,求的值.

【答案】(1)(2)4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根据韦达定理可得:,结合即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值,再由⑴的结论即可确定值.

试题解析:

因为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以,

解得.

根据韦达定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