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控制测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施工控制测量
谢晓东
中交一公局五公司
摘要:本文就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从最初的导线复测、水准测量和工程中的放样控制做了简单的介绍,结合测量规范及本人工作中的总结,浅谈下施工控制测量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 高程控制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测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测量放样,例如:结构物施工过程中的坐标定位;路基分层填筑的中桩放样;从下到上的标高控制都与测量息息相关。如何控制好精度在工程施工中异常重要。本人就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规范,对施工过程中测量准确度控制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1、平面控制测量
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多采用一级导线测量。在工程开工之前必须进行导线复测工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点的加密。
1.1.1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加密点。
1.1.2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1.1.3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减少因望远镜调焦所引起的视准差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
附和导线测量中,水平角及距离的观测是保证最后闭合精度的两项重要工作。所以在本文中只列举出一级导线测量控制的技术要求。
1.2 水平角观测
表1
测量等级 经纬仪型号 半测回归零差
(〝) 同一测回中
2c较差
(〝) 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
(〝) 测回数 一级 DJ2 ≤12 ≤18 ≤12 ≥2 DJ6 ≤24 ≤24 ≥4 在观测过程中要满足如下要求:
1.2.1 水平角方向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1.2.2 观测过程中,2倍照准差(2c)的绝对值,DJ2型不得大于30〝。
1.3 距离测量
表2
平面控制网等级 观测次数 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
间较差(mm) 单程各测回较差(mm) 往返较差
(mm) 往 返 往 返 一级 ≥1 ≥2 ≤7 ≤10 ≥√2(a+b·D) 2、高程控制测量
2.1 由于本标段地形复杂,高差较大,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高测量、反光镜或站标的高度,在观测前后各测量一次并精确至1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
2.2 三角高程测量施测过程中,宜变换一次仪器和反光镜高度,高度变化值应大于3cm,垂直角和距离分别于高度变换前、后个测量一半测回数。
2.3 垂直角观测应选择在气候条件较好、成像稳定的时间内观测,垂直角、距离均应进行对向观测。
表3
测量等级 仪器类型 测距边测回数 边长
(m) 垂直角测回数
(中丝法) 指标差较差
(mm) 垂直角较差
(mm) 四等 DJ2 往返均≥2 ≤600m ≥4 ≤5 ≤5
3、施工控制测量
在进行完全线导线复测及水准测量工作后,将整理好的成果上报业主。批复后,开始测量准备工作。
3.1 原地面复测
根据地形起伏施测,尽可能反映出原地面的起伏情况。每个断面最少测五个点,地形复杂的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密测量。数据一定要准确,对复核路基土方量和检验图纸征地线宽度都至关重要。
3.2 征地线放样
参照图纸对征地线进行放样,此工作可与原地面复测同时进行。占地界的放样对后续的施工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避免和当地居民产生纠纷,也可以根据原地面标高对宽度进行复核。本标段就存在多处征地线宽度不足的问题,与设计院放样的尺寸相差数米。对问题段落拍照,上报业主,进行二次永久征地。在此列举出本标段K56+000-K56+322道路左侧二次征地示意图。
3.3 桥位坐标及标高的复核
坐标采用双人多方法复核,参照主线元素表进行坐标的推算。测序计算和CAD绘图都是比较常用的坐标复核方法。在放样完要对桩间距及排间距用钢尺拉锯复核。一定要格外细心,一旦出现错误就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标高计算要从桥位顶面开始向下推算,注意横纵坡对标高的影响。
3.4 坐标放样控制
在实际施工操作中,竖直度的控制是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所以在测量放样中要多复核。本标段下部为分节式柱式墩。墩柱的竖直度控制尤其重要。所以在墩柱模板调整好后对模板顶坐标二次放样,严格控制好竖直度。要经常对路基中桩进行放样控制好线型,防止路基偏位,防止路基出现链断。
3.5 高程控制
本标段为7座大桥,1座中桥,标高控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进行水准加密的过程中采用双人双机测量,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
大、中桥施工时设立的临时水准点高差闭合差要满足如下公式:
△h=±20√L(L—水准点距离(KM))
在山丘区,当平均每公里单程测量站多于25站时,高差闭合差满足如下公式:
h=±4√n(n—水准点间单程测站数)
测量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格外细心,严格控制精度,经常进行全线的水准复核,保证测量放样和水准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