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法施工中的测量控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挂篮法施工中的测量控制
孙治军 费立伟
挂篮法施工目前已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大跨度桥梁施工所采用的越来越成熟的工艺,其具有不阻碍桥下正常交通和建成后线形流畅、美观等优点;但如果施工中测量控制不好,将出现线形不顺,衔接错台及合拢轴线错位、标高相差较大等缺陷,不但影响工程质量,也会给工程留下永久性的缺陷,所以测量控制在挂篮法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以苏虞张一级公路Z1标张家港大桥挂篮悬浇为例,对挂篮法施工中的0#块、悬浇块件及现浇块的平面、高程测量控制进行论述。
首先在挂蓝施工前对导线控制点进行复测,对引测的水准点进行联测,为挂蓝施工提供精确的平面、高程控制依据。
一、0#块施工的测量控制:
0#块是挂篮悬浇的起点,是控制挂篮平面和高程的重要部位,因此0#块的高程和轴线控制是挂篮施工的关键控制点。
1.平面控制
0#块支架搭设完成后,在支架顶部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依据放样的中点铺设支撑型钢并焊接牢固,然后安装底模,在底模上提前量出中心点,并用全站仪进行跟踪放样、调整,使模板中心与所放轴线重合。轴线放样后,应进行认真校核,确保轴线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侧模根据底模走向布置,并应严格控制侧模垂直度和高度。在砼浇注前应放上0#块两侧中心点,校核桥面上口宽度,保证轴线不变形。
2.高程控制
⑴、施工前应根据0#块底标高、支架高度严格推算支架底标高,并测量准确,采取措施调平。0#块在支架、底模安装完成后,在底板上纵向等距布设4个测量控制断面,每个断面横向布设3个测量控制点,并做好标记(见图1测量断面及控制点布设图),测出相应控制点的标高H1,然后用砂袋均匀对称堆放在模板上进行模拟加载,加载重量为0#节段的重量加侧模、内模重量,施工时一般取0#块重量的1.2倍。加载应分级进行,一般按20%G(G为预压加载重量)为一级,并在每级加载完成后,测量相应控制点高程,在全部荷载加设完成后,在刚开始的12小时内每隔1小时对布设的控制点进行观测一次,并认真做好观测记录,在以后随着沉降的逐步趋于稳定可以逐步延长观测时间;当经过连续24小时观测各控制点高程不再沉降,即视为预压稳定。此时测出各控制点的高程H2,然后即可进行卸载。卸载同样应分级进行,按20%G为一级进行,并分级测出各控制点相应高程。卸载完成后,再次观测各相应控制点标高H3(见表1、表2)。
1 2 3 1′截面
1 2 3 0′截面
1 2 3 0截面
1 2 3 1截面
(图2)
60m
bcda
b
c
d
a
6#
6#墩
5#墩
⑵、图纸设计底板标高计算、复核
主跨梁体高度顺桥向采用二次抛物线,计算公式:
hi=0.2022x2+170 1-1
其中:
x为坐标值,以向中跨方向为正,向边跨方向为负,以米为单位;
hi为相应块件箱梁中心处梁体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块件底板设计标高为:
H=Hi-hi/100 1-2
其中:
H为相应块件箱梁底面中心设计标高;
Hi为相应块件顶面中心设计标高;
hi为相应块件箱梁中心处梁体高度,见1-1公式。
⑶、如图2所示,按公式1-2计算,则相应a、b、c、d点的标高为
a点图纸设计标高为:Ha-ha/100
b点图纸设计标高为:Hb-hb/100
c点图纸设计标高为:Hc-hc/100
d点图纸设计标高为:Hd-hd/100
⑷、根据观测记录列出该点预压沉降及卸载恢复数据,并绘制各点的沉降及卸载恢复趋势图,进行分析说明。
0#块预压沉降观测记录值 表1
加载重量
控制点标高(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7684
7689
7683
7440
7443
7439
7435
7439
7438
7655
7663
7660
40%
7682
7685
7680
7439
7441
7437
7434
7437
7436
7654
7661
7656
60%
7682
7684
7680
7439
7440
7435
7434
7434
7433
7654
7659
7655
80%
7681
7684
7678
7439
7439
7434
7434
7431
7430
7654
7657
7654
100%
7681
7683
7678
7439
743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