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施工测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地铁施工测量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工程测量与监理
指 导 教 师:
摘 要
西安地铁,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99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在《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中,首次正式提出兴建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73.17公里。这项规划于1999年获得国务院的批复。2004年2月,在重新编制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市政府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增加到6条线路,总长251.8公里。首条开通线路,2号线于2011年9月16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古都,如何确保地铁工程建设不破坏文物古遗是此次地铁建设的关键之一。此次轨道1、2、3号线主要涉及的文物古迹为明城墙和钟楼,护城河的深度为12—15米,城墙基础只有3—5米,而地铁线路埋深在20米以下,并且穿越位置避开了城墙的变形敏感区;通过钟楼时则进一步采用了绕避方式。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及严密科学的施工保护与监测措施,确保施工中对文物主体不产生影响;通过减震降噪道床等设计保证运营期间文物的安全。另一方面,专家认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成可以减少地面道路修建规模,减轻老城区交通压力,改善人居环境,为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保护留出了足够空间,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风貌和古城格局的保护,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随着我国地铁、轻轨等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工程测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工程测量是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的必要工序,城市地铁由于其在建筑物、构筑物稠密地区修建,精度要求较高,施工线路长、施工单位多,给工程测量增加了工作难度,新的测量仪器及新的测量方法正普遍运用在地铁施工中。本文就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方法,结合实地生产实践,作一些介绍和论述。文章介绍了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并从地铁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定向测量、GPS控制网测量、铺轨基标测量等方面,探讨提高地铁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的新途径。
关键词: 地铁 施工测量 定向测量 铺轨基标测量
目 录
摘 要 I
引 言 1
1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
2设备和图纸准备 3
2.1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校验 3
2.2完成设计图纸审核和现场踏勘 3
3地铁施工测量的内容 4
3.1基本控制测量 4
3.1.1地面控制测量 4
3.1.2联系测量 5
3.1.3地下控制测量 6
3.2施工及放样测量 6
3.3定向测量 7
3.4断面测量 8
3.4.1隧道断面测量 8
3.4.2竖井内墙面断面测量 8
3.5铺轨基标测量 9
3.5.1铺轨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9
3.5.2控制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9
3.5.3加密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9
3.5.4道岔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9
3.5.5铺轨基标测设基本方法 9
4施工测量精度的保证措施 11
5工程竣工测量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引 言
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三维立体交通模式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设施的一种主要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地上、地面、地下三部分所组成,其中地下交通部分由于经常要在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网繁多的地段进行施工建设,因此对施工过程中测量作业的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保证地下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的安全准确,成为目前施工单位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城市地铁是大城市的城市基本建设工程。地铁作为城市的一种新型客运系统,建成后使城区交通方式进入现代化阶段,使居民能享受到快速、准时、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缩短出行时间,减少路途疲劳、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快捷地带动沿线区域的城市建设和开发,起到对沿线的建设、交通和环境的综合治理作用。所以西安市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6条主线和1条支线组成,线网总长251.80km。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采用棋盘加放射状格局,便于拉大城市骨架,利于发展外围新区、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有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尽快实施。计划近期先建设轨道2号线、1号线和3号线,总里程94.6km,计划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总体建设目标为:2015年形成城市中心区基本骨架网,2020年充实和形成骨干线网,2050年形成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1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地下铁道测量工程的测量精度设计是根据工程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精度、设备安装精度和贯通距离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它不仅要保证隧道和线路贯通,而且要满足线路定线和放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