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0.1 概述 §10.2 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 §10.3 建筑基线 §10.4 建筑方格网 §10.5 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控制测量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施工控制网及其形式: 1、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 2、高程控制网:据 工程要求可分级建立, 常采用水准网 。 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 保证各个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控制测量的目的: 返回 一、概 述 一)、施工坐标系统 Y 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见图10.1所示,通常A表示纵轴B表示横轴。A、B分别平行厂区主要建筑物轴线。原点O设在厂区的西南角。 X 建筑物 建筑物 建 筑 物 建筑物 O 建筑物 建筑物 二、施工与测量坐标系 二)、测量坐标系统 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场地地形图坐标系一致,工程建设中地形图坐标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另一种是测区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表示。 O X Y A O Y X B α 三)、坐标换算 转换参数: O′点 的测量坐标 XO 、 YO 及O′A的 坐标方位 角 α。 Y O X A B O′ . P XP YP YO XO α AP BP 1.P点的施工坐标转换成测量坐标 2.P点的测量坐标转换成施工坐标 返回 一)、建筑基线设计 1、设计原则:①基线平行或垂直主要建筑物轴线; ②主点间相互通视,边长100M-400M; ③主点尽量靠近建筑物; ④基线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放样要求; ⑤基线点不少于3个。 2、基线形式: 4 1 2 3 1 2 3 1 3 2 4 2 5 1 3 一字型 L字型 T字型 十字型 三、建筑基线 二)、建筑基线的测设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测设:建筑基线OA,OB应与建筑红线1-2,2-3垂直 或平行,平行推移法测设。 检查:∠AOB-90°之不符值不超过±24”; OA,OB距离与设计长度的不符值 不应大于 1/10000。 A B O d1 1 2 3 d2 2.根据已有的测量控制点 测设 测设:极坐标法 ① 计算测设数据: 据C,P,D及7,8,9的坐标反算。 ② 测设主点: 分别在控制点7,8,9支仪器,极坐标法测设 主点。 ? ? ? ? ? ? C 7 d3 P D D 8 9 d1 d2 β1 β2 β3 检查: ① 三个定位点的直线性 检测∠ C′ P′D′即β与 180°之差不大于±24 ,否则调整 ②调整三个定位点的位置 δ=ab/a+b( 90°-β/2)1/ρ 当a=b时 δ=a/2( 90°-β/2)1/ρ ③调整三个定位点间的距离 ? ? ? ? ? ? ( C P D P′ C′ D′ β γ δ δ δ δ δ γ μ a b μ μ C,P与P,D间距离与设计长度 之差的相对误差大于 1/10000时需调整,调整时以P点为准,按设计 长度调整C,D两点。 返回 主轴线设计原则:主轴线尽量选在场地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 物基本轴线平行;纵横主轴线严格正交成90;主轴线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易;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为主点,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3个主点;主轴线的长度一般取300m-500m,应通视良好,便于施测。 方格网线设计原则: 方格网 线与相应的主轴线正交且网线交点通视;正方形格网线边长多取100m-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 o o M N C D A O B 一)、 建筑方格网的设计 四、建筑方格网 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主轴线放样: ①M 、 O 、 N点放样方法同 建筑基线,∠MON与180o 之差应在 ±10″之内; ② O点安置经纬仪放样 主点C、D; ③精确测出∠MOC′和 ∠MOD ′ ,算出与90o之差 ε1和 ε2 , 调整值 L1和 L2,计算式: L =Lε / ρ ″ C D A O N B M o o M C D O N o o D C L1 L1 L2 L2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