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弹塑性力学
教师姓名 李田军
研究生姓名 李静仪
研究生学号 1201420174
研究生专业 地质工程
所在院系 工程学院
类别: B.硕士
日期: 2015年 4月 6日
评 语
对课程论文的评语: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成绩: 总 成 绩: 评阅人签名:
Mohr-Coulomb(M-C)(轴向应变)曲线下用下述双曲线方程来表示:
(8)
其中,,均为试验常数。
由实验最终得出D-C模型的切线模量方程为
(9)
1980年,Duncan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用体积变形模量K做为计算参数,将E-V模型修正为E-K模型。D-C模型能反映土体的主要变形特性密切采用加载模量和卸载模量来部分反映土的非线性性质,所采用的参数少,据欧比较明确的物理意义,且可由常规的三轴剪切试验确定,因而在实际工程汇总的刀了广泛应用。蛋该模型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反映土的剪胀性,也不能反映中间主应力σ2对模量的影响,其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5)Lade-Duncan(L-D)模型
Lade-Duncan(1957年)根据对砂土的真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砂土类的真三轴弹塑性模型。该模型的屈服函数有试验资料拟合而得到,它把土视作加工硬化材料,服从不相关联流动法则,屏采用塑性功硬化规律。在应力空间中屈服面形状是开口三角锥面。屈服面方程为:
(10)
L-D模型是以塑性功为硬化参量,其优点是较好的考虑了剪切屈服和盈利Lode角的影响。缺点是需要9个计算参数,而没有充分考虑体积变形,难以考虑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屈服特性,即使采用非相关联流动法则也会产生过大的剪胀现象,且不能考虑体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