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教学.ppt

发布:2018-09-12约1.27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曹操;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农业生产 3,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4,善于用人,虚心听取谋士意见。采纳了许攸的建议。 * 第18课 请回答: (1)简述东汉末年的混战情况 (2)当时北方主要有哪两股势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袁绍 曹操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乌巢 结果 战争特点 交战双方 时间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袁绍为何失败? 袁绍;虽身处优势,但是由于骄傲轻敌,不听取谋士意见,导致失败。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请记住 天下形势示意图 看图说话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赤壁 之战 曹军 赤壁之战 208年 二十万 五万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刘联军手里? (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曹军不习水战,采取错误的战术 曹操轻取荆州之后,自恃兵强,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采取了正确的战术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形势图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三国鼎立 蜀 吴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1年 建业 孙权 建业 222年 吴 刘备 成都 221年 蜀 曹丕 洛阳 220年 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国名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联想记忆法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200年曹袁战官渡, 统一北方奠基础。 208年赤壁起战火, 孙刘抗曹少胜多。 三国鼎立魏蜀吴, 洛阳成都建业都。 三国经济有发展, 230年卫温去台湾。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三国鼎立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