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5).pdf

发布:2025-02-14约1.31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6课三国鼎立

(教学设计)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

新课标要求

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对部分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使教材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如第16课

讲三国鼎立子目改为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

2.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

的图片信息,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

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如第16课引语旁配有《京剧《捉

新教材变化

放曹》中曹操的扮相》、《柳龙骨车》中的牛转翻车,使距今久远的历史更加生动形象。

3..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更符合课程教材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

用,更符合新课标的德育在先的概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的

根本教育目的,如第16课增加了“诸葛亮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

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1.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能够运用时间和空间要素简要叙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

过程,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整体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教学目标

◆2.列表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

(核心素养目标)

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历史解释)

◆3.了解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表现,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

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法、识读地图法、研读史料法、表格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资源ppt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观看视

欣赏歌曲:《说唱脸谱》观看视频,提出

频、思考疑问,激

设问:史书中记载的曹操是什么样子?他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关系?问题发学生探

二、官渡之战究新知的

1.东汉末年状况兴趣

任务一: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译文:尸骨曝露于荒野无人收埋,千里之间荒无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朗读诗

仅有一人幸存,想起来就让人心感悲伤。歌,思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