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之超重失重.ppt

发布:2025-03-08约1.7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寓宇中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对超重和失重的内容并没有独立呈现,而是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中以例题的形式出现。教材的这种结构能更好的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从实验直接得出,也可以由已知规律从理论分析得出。从前后联系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超重和失重是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重要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理解。超重和失重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将超重和失重作为独立的一节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什么是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2.能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3.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有关超重和失重的实例并分析原因;1.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动手实验,体验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2.通过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实验探究中渗透合作学习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2.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和实质。1.实验中如何理解弹簧秤和体重计的示数。2.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STEP4STEP3STEP2STEP1理念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进行理论分析。重难点的突破01知识基础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以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打下了基础。02能力基础高一学生对生活中的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尚不明晰,甚至有的学生还有向上运动超重、向下运动失重这样错误的元认知。03情感基础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物理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二、学情分析三、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目标导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问题教学法四、学法指导思考合作体验分析归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激发兴趣,促进学习五、教学流程学生动手实验:弹簧秤提钩码试分析钩码受力情况钩码所受力的大小关系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指的是哪个力的大小突破难点:弹簧秤的示数反映了钩码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教师设疑、学生猜想、实验验证、提出问题。五、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现象建立概念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激发兴趣,促进学习学生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合作讨论。初步建立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五、教学流程合作探究理论分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现象建立概念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激发兴趣,促进学习观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的视频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F与G的大小关系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通过以上表格分析归纳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点,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探究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实质、得出动力学方程。五、教学流程分析现象建立概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激发兴趣,促进学习合作探究理论分析实例分析巩固提高实验一: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带对折后悬挂钩码,利用所学的知识拉断纸带,并分析现象、解释原因以达到初步应用的目的。实验二:底部开有小孔的饮料瓶中装满水(水中滴上红墨水以便观察)观察水从小孔流出,将饮料瓶提升一定高度后自由释放,再次观察现象。从而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完全失重的知识以达到提升应用的目的。实验三:将一个乒乓球放入盛满水的塑料广口容器中,用手把乒乓球按住并浸没在水中,释放容器,猜想并验证以达到拓展提高的目的。123效果测评、内化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