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万有引力定律复习学案doc.doc

发布:2017-04-04约9.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案 天体质量与密度【考点预测】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知识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主要考查对万有引力定律、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 (2)人造卫星的运行及变轨:主要是结合圆周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考查卫星在轨运行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计算,考查卫星变轨运行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有关能量的变化. 预计2014年高考,以上两点仍将是高考考查的内容,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与航天技术尤其是中国载人航天、探月计划相关的在轨运行或变轨问题.考题1 对天体质量与密度的考查 例1 科学家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了形成于30亿年前的火星陨石,并从中发现了过去微生物的生命迹象,从此火星陨石变得异常珍贵.中国新闻网报道:2011年7月坠落于摩洛哥的陨石被证实来自于火星.某同学根据平时收集来的部分火星资料(如图1所示),计算出火星的密度,再与这颗陨石的密度进行比较(G是引力常量,忽略火星自转的影响).下列计算火星密度的公式,正确的是(  ) A.   B.   C.   D.审题突破 由火星直径d和表面重力加速度g0,可以表示火星质量. 由近地卫星周期和火星直径d,可以表示火星质量. 突破练习 1.承载着我国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天宫一号”已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随后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其实现交会对接.假设“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离地高度分别为h1、h2,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地球密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神舟八号”受到的地球引力和运行速度均大于“天宫一号”受到的地球引力和运行速度 C.“神舟八号”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D.若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太空舱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2.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009年被定为以“探索我的宇宙”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完成了既定任务,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成功撞月.如图3所示为“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在控制点1开始进入撞月轨道,假设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B.可以求出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 C.“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点1处应加速 D.“嫦娥一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方法总结 估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两条思路: (1)测出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估算天体质量,G=mg,进而求得ρ===. (2)利用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r、周期T,估算天体质量,G=mr,即M=. 当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轨道半径r=R,则ρ==..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A.g′∶g=5∶1B.g′∶g=1∶5 C.M星∶M地=1∶20D.M星∶M地=20∶1某行星自转周期为T,赤道半径为R,研究发现若该行星自转角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将导致该星球赤道上的物体恰好对行星表面没有压力,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  ) A.该行量质量为M= B.该星球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R C.质量为m的物体对行星赤道地面的压力为FN= D.环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线速度必不大于7.9 km/s考题2 对人造卫星运动规律的考查 例2 我国于2013年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如图所示,开始对接前,“天宫一号”在高轨道,“神舟十号”飞船在低轨道各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 h2,地球半径为R,“天宫一号”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跟“神舟十号”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天宫一号”跟“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C.“天宫一号”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 D.“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审题突破 已知两飞行器距离地面的高度,可以计算两运行轨道半径.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突破练习 5.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同步通信卫星,也有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飞船,还有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