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某生大一下计算机课程作业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 一 声音的数字化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录音方法;
(2) 理解不同数字化指标对声音质量和文件大小的影响;
(3) 掌握数字音频编辑的基本方法和不同压缩方法对声音质量和文件大小的影响;
(4) 掌握不同格式数字声音的制作方法;
(5) 掌握音频效果处理:语音音量、淡入淡出、回响、合唱、混音、噪声控制等。
二、实验内容
教材:P.258,实验1~实验3
1.实验1 声音的数字化
使用麦克风或内置混音录音,以不同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保存为WAV 格式文件,比较其音质。
1)采样频率:8KHz 量化精度:8 位
2)采样频率:44.1KHz 量化精度:16 位
2.实验2 声音的编辑与压缩将选取的未压缩音频WAV 压缩并转换成MP3 或WMA 格式。转换时采用不同的压缩质量处理。
3.实验3 声音的效果处理
练习音频效果处理:剪切、复制、删除、淡入淡出、混音、合唱、配音、合成等。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一)录制音乐
1.新建音轨准备录音
2.选择立体声混音进行录音
3.使用千千静听播放音乐
4.进行录音
5.录制好的音频,进行编辑
6.将编辑好的音频分别保存为采样率44.1kHz\采样精度16bit(声音 1)和采样率8kHz\采样精度8bit(声音 2)的wav 格式文件,放在E 盘目录文件夹下
(二)朗读录制
1.新建单声道音轨(8kHz 采样率16bit 采样精度)
2.播放朗读音频进行录音
4.此单声道文件保存为文件声音 3 放入E 盘文件夹下
5.新建双声道音轨(8kHz 采样率16bit 采样精度)
6.录制朗读音频
7.编辑录制的音频
8.保存为wav 4 放入E 盘文件夹
实验二 声音的编辑与压缩
实验三 声音的效果处理
(1)采集或从网上下载一段语音。
(2)对语音的内容进行编辑,缩短1/2 的时间。
(3)调整语音音量
(4)试着对其或其片段进行淡入、淡出、回响、合唱等效果的处理。
(5)从网上下载一段音乐,将其与上面的语音合成到一起。
实验步骤:
1.从多媒体资料库中找到一段语音
2.删除音频后半段,保留音频时长的1/2
3.调整语音音量,增大为原音量的200%
4.进行回响效果处理。
5.保存上述编辑好的语音文件至E 盘文件夹中
6.将上述语音删除一个声道,转换为单声道音轨
7.在媒体库中打开合适的音乐,删除一个声道,并重新采样使之与语音采样率相同
8.将上步中编辑好的音乐文件保存至E 盘文件夹中
9.复制粘贴选取的音乐段落,粘贴在语音音轨中
10.进行混音处理。
11.保存至E 盘文件夹中,命名为“实验三音频文件”
四.实验分析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总结以下几点经验和
体会:
1. 学习了sound forge的简单应用。初步了解并掌握了sound forge的使用方法,收获颇多。
2. 其实,学了sound forge的使用,我发现其实有很多的快捷键和操作方法跟其他视频处理软件相同。
3. 最关键的是,老师悉心地指导比自己看书收获更快,更直接。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