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有限的淡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1.2有限的淡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1.2有限的淡水》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中“水资源”相关章节紧密相连,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水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有所了解,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提高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2.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学会交流水资源保护的建议。
4.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淡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的必要性。
②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教学难点,
①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和解决策略,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气候、人口等因素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②水资源保护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关键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参与感。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水资源分配和保护的情景,提高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
3.开展实验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如测量家庭用水量,观察水资源消耗过程。
4.利用多媒体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和污染案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水资源问题。
5.设计“水资源保护项目”,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保护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间: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2.提出问题:观看短片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水资源短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淡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重要性,用时5分钟。
2.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用时5分钟。
3.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各小组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法,用时5分钟。
2.教师提问: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提问并解答,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水资源短缺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3.教师提问: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4.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教师总结并强调合作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六、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水资源保护项目”: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水资源保护方案,并制作成海报。
2.学生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水资源保护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3.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节约用水,关注水资源保护。
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实际学情,突出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实现教学双边互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水资源分布图:提供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
-水污染案例:收集国内外水污染的真实案例,如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等,以便于学生分析污染原因和影响。
-水资源保护法规:介绍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水资源节约技术:介绍一些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如节水器具、循环用水系统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水资源的形成、循环和利用过程。
-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亲身体验水资源处理和供应的全过程。
-开展水资源保护主题的辩论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