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百分数(二)——税率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3-11约3.9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百分数(二)——税率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二)——税率》,是学生在学习了百分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税率这一实际应用问题。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数据解读、数学建模、数学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关键。

-掌握计算税额的方法:通过税率计算公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根据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应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能够将税率的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场景中,如计算购物时的税额。

2.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实际意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税率与计税依据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税率是如何随着计税依据的变化而变化的。

-复杂税率计算:当税率不是简单的百分比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计算复杂的税率。

-逆向思维的应用:在解决税率相关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来求解税率。例如,已知应纳税额和计税依据,求解税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实例,讲解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税率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税率相关知识点,直观展示税率计算过程。

2.实践操作:使用计算器或数学软件,让学生进行税率计算的实践操作。

3.互动式教学:通过在线投票、问答环节,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税率吗?”或展示购物时收到的税票,引发学生对税率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醒学生税率是百分数的一种应用。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税率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税率与计税依据的关系。

-举例说明:通过实例,如购买商品时的税率计算,展示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讨论税率如何影响购物成本,引导学生思考税率对生活的影响。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计算不同税率下的税额、比较不同税率的影响等。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别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税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强调重点:提醒学生税率是百分数的一种应用,需要关注税率与计税依据的关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税率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提醒学生:作业完成后,可以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探讨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1.导入(约5分钟)

-教师提问:“大家平时购物时,有没有注意到商品的价格旁边有一个‘含税’的字样?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税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百分数的知识,为学习税率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教师讲解税率的定义:“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举例说明:“比如,我们购买一件商品,标价是100元,税率是10%,那么我们需要支付的税额就是10元。”

-互动探究:“同学们,如果税率是8%,我们应该支付多少税额呢?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请计算以下商品的税额:一件标价200元的商品,税率是5%。”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税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了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请完成课后练习题,并思考税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提醒学生:“作业完成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看看他们是否知道税率,以及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税率的计算和应用。同时,鼓励学生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