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概述.ppt
LOGOLOGOLOGO*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我的期望”卡姓名:学号:我对本课程教学的期望1.2.3.4.5.教学目标*01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背景和历史02了解霍桑试验对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影响03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04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模型01.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02.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03.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组织行为学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学在工商业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缓解早期工业社会劳资关系的矛盾。早期劳资关系和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中国劳资关系现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满足军需物质生产的需要。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Munsterberg)1912年《心理学和工业效率》:寻求如何使人们的智能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最适合;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从每个人的工作中获得最大和最令人满意的产出;企业如何去影响工人,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好的结果。?——“工业心理学之父”0102030405061914年《管理心理学》:把早期的心理学概念应用到科学管理实践中去;她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并且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要;工人很多的不满,并不是因为工作的单调,而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工人的关心不够;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DillScott)莉莲·吉尔布里思霍桑实验的影响埃尔顿·梅奥(EltonMayor)、F·J·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berger)“霍桑效应”(1927--1932)把人看作是社会的人——即经营企业不只是机器和生产方法;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提高职工的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BehaviorSciences)。1目前比较流行把这个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分微观、宏观组织行为学。2梅奥等人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1935—1937年周先庚关于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935年陈立撰写和出版了《工业心理学概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已逐步开展工程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研究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中国行为科学学会成立于1985年中科院工业心理研究所、杭州大学工业心理专业;人才测评著作:《管理心理学》,《工业管理心理学》等研究:激励、人员测评、岗位胜任特征等传统取向的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织变革(包括领导行为研究)调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加关注国家目标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9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发展新动态: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被认作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有关积极心理能力的典型代表。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表1-1与组织行为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科具体学科主要影响和涉及研究领域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员工招聘与选拔、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组织管理学组织理论、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行为科学心理学激励、领导、知觉、个性、个体决策、工作满意度、态度、工作压力、工作设计社会学制度变迁、群体动力、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沟通、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决策人类学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社会科学政治学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经济学领导有效性、工作绩效伦理学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0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是长久不衰的课题02激励问题是微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03组织变革问题是宏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组织行为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