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材料类080414T) .pdf

发布:2025-03-24约1.75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材料类080414T)--第1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工学材料类080414T)

专业简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隶属于电子科学学院,该专业是在应用物理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

程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2016年申请并获批的,201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是黑龙江省2014、2015

年鼓励建设专业之一,我校该专业是省内首个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该专业有一支年龄结构合

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拥有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2人,副教授3

人。依托于电子科学学院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实习基地和3个专业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良

好的实验、实习条件。本专业将对学生的自然理论基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其成

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

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具备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的基本知识,能在太阳能光伏材

料,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企业从事产品研发、测试、维护和经营的材料学科应用

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综合运用工程数理化基础知识和新能源、新材料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新能源材料

生产、制备过程中的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大庆精神特质,能够在各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项目运行过程中全面考虑法律、社会、健康、安全、环境、经济等因素,并主

动控制风险,自觉承担责任;

3.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组织管理能力,能带领团队协同工作,完成任务;

4.具有视野,积极关注并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渠道更

新知识,提升工作能力或专业技术水平。

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70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材料类080414T)--第1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材料类080414T)--第2页

1.1掌握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和物理分析能力。

1.2掌握工程图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工程基础知识,

能够运用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3能够综合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知识解决太阳能光伏材料、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复

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

研究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掌握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

数学问题或者物理模型进行分析。

2.2能够应用新能源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建立简单模型,并能对其进行性能分析。

2.3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对复杂问题的分析。

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进、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

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设计和开发简单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2能够设计新能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意识。

3.3能够在新能源材料和器件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能

够对解决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