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 22006-2024 饲料霉菌毒素危害防控技术指南.docx
ICS65.120
CCSB46
T/ESL
团 体 标 准
T/ESL22006—2024
饲料霉菌毒素危害防控技术指南
Guidelinesforpreventionofharmfulnessofmycotoxininfeed
2024-10-11发布 2024-11-11实施
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 发布
T/ESL22006—2024
T/ESL22006—2024
T/ESL22006—2024
T/ESL22006—2024
I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北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荆州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新宏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门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浠水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天门粤海饲料有限公司、鄂州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湖北绿科乐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川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湖北小笨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国雄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华龙集团饲料有限公司、襄阳正大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德生、詹志春、牛智有、王帅、马立保、张妮娅、王进、胡闯、彭昕、卫华、张华军、李啸虎、李双全、熊娟、赵成民、沈金成、孟强、程婷、吕学芳、刘俊、曾兴有、马英、徐丽、张庆丽、李英俊、朱冯杰、胡庆。
引 言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难题,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巨大危害,并可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科学防控饲料霉菌毒素危害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从原料质量、加工过程关键点及产品使用等环节提供规范可行的霉菌毒素危害防控技术指南,是饲料行业的迫切需求。
II
T/ESL22006—2024
T/ESL22006—2024
T/ESL22006—2024
T/ESL22006—2024
PAGE
PAGE11
PAGE
PAGE10
饲料霉菌毒素危害防控技术指南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与饲料霉菌毒素危害防控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总体原则、饲料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仓储管理、防霉剂的使用、脱毒剂的使用、提高动物解毒能力的物质及产品使用环节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草食动物精料补充料在生产加工及使用中的饲料霉菌毒素危害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霉菌毒素 mycotoxin
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来源:GB2761-2017,2.1,有修改]
风险指数 riskindcies
将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实际含量与《饲料卫生标准》中的限定值比较,综合制定的数值。
总体原则
饲料产品中霉菌毒素的来源主要为饲料原料污染及产品储存不当引起的生霉。抑制霉菌的生长、减少霉菌毒素的吸收、提高动物对霉菌毒素的解毒能力可以减轻或消除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因此,可以从饲料原料质量控制、预防饲料生霉、霉菌毒素脱毒处理及提高动物机体解毒能力等环节防控霉菌毒素污染及危害。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
不完善粒
不完善粒比例宜控制在5%以内。
水分
根据企业原料验收标准,按饲料原料种类不同对其水分进行相应控制。
霉菌毒素限量及霉菌毒素风险指数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对饲料原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作了限量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大宗饲料原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种类见附录A,宜对每批原料中常见霉菌毒素进行检测。
当饲料原料受到多种霉菌毒素污染时,宜对其总量进行控制。在单一霉菌毒素符合GB13078的前提下,可按附录B中的计算方法,将多种霉菌毒素总量折算为风险指数。常见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风险指数的建议控制值,见附录B。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产品配方设计时霉菌毒素风险指数控制
在进行饲料产品配方设计时,根据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宜对饲料产品霉菌毒素总量进行控制。在单一霉菌毒素符合GB13078的前提下,可按附录C中的计算方法,将多种霉菌毒素总量折算为风险指数。畜禽及水产动物配合饲料的霉菌毒素风险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