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章 理清思路与安排结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思路的含义 思路,就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在写作时,理清思路对文章的成功有决定作用。如果思路不清,文章结构就会出毛病。我们必须在锤炼和理清思路上下苦工夫。 (二)结尾 结尾是文章内容的自然收束,结尾应做到有力地深化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1.总结全文 如《拿来主义》的结尾:“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2.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如前面介绍过的《松树的风格》的结尾。 3.自然收束 在一篇文章中,要叙述的事情叙述完了,要讲的道理讲完了,立即自然结束,不再专门写上结束的话。如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的结尾: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4.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如谢大光《落花枝头》(1980年 9月 22日《人民日报》)的结尾:“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到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文无定法,开头、结尾亦然。在写作时,应因文制宜,灵活安排。 * 出版社 社文分社 写作基础教程 第三章 理清思路与安排结构 第一节 思路与结构的辩证关系 二、结构的含义及重要性 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它一般是指安排情节和组织材料的方式。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谋篇布局,它一般应包括:一篇文章分几层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在何处伏笔,在何处呼应,如何开头,怎样结尾…… 在一篇文章的制作过程中,组织结构是一个重要步骤,结构安排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清代戏曲家李渔对结构非常重视,他在论述戏曲创作时首先讲的就是结构问题。 三、思路和结构的辩证关系 (一)思路是结构的基础,是作者安排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依据 每个人在写文章时,总是要在头脑中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构思,决定文章的层次,开头结尾的写法,材料的取舍等,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思路不清,写作时就会无从下手,正如朱光潜所说:“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绪意乱。 (二)结构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外部形态方面的体现 当我们分析一篇文章时,我们虽然不能听到作者亲口讲述他创作时的思路,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从而了解作者的思路。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可以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因为威尼斯是著名的水城,又是著名的艺术之城,因此文章分别写威尼斯水上城市的风光和艺术之城的魅力;因为两层之间内容发生了转换,所以要用句子过渡,“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就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开头揭示主题“威尼斯是个别致地方”,结尾自然收束。通过分析其结构,作者当时的思路就清晰可见了。 (三)文章的结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者的思路 首先,结构的内容决定了作者在理清思路时要考虑的对象必然是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乱想;其次,理清思路时必须遵守结构的基本原则;另外,有些应用文体,其结构比较固定,写作时,必须按照结构习惯理清思路。 第二节 理清思路的步骤 既然理清思路对安排文章的结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写作时首先应理清自己的思路,使之具有条理性、逻辑性。理清思路,一般应包括以下步骤: 一、讲求顺序 任何事物或事理,总具有各自发展变化的顺序和规律性。例如时间分先后早晚;空间分上下左右,内外表里;人生由少到老,由生到死;事物发展由发生、发展到高潮、结局。 二、区分材料的主次 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许多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常常会同时在作者的头脑中涌现。这些材料,有的与主题有密切的联系,有的与主题只有间接的联系。而作者在写作时,又不可能将这些材料事无巨细地写入文章中去。这就要对材料进行鉴别分析,分清主次,分门别类。例如《温州的议价生现象》一文(《光明日报》1988年 9月 15日),作者将自己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首先进行分类,从逻辑关系分为说明结果的材料和说明原因的材料;从正反关系分为肯定的观点和否定的观点。然后确定材料的主次,详写肯定的观点和说明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