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详解.ppt

发布:2016-03-26约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2—3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定义和特点 第 二 章 系统可靠性模型 内 容 提 要 二、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四、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一. 定义和特点 §2—4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二、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四、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5 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 二、并串联系统(附加通路系统) 三、较复杂的混联系统 § 2—3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一个系统由 , n 个单元组成,只有当每个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或其中任何一个单元失效时系统就失效)。该系统称串联系统。 2. 特点 (1)工程上最常用(尤其民品); (2) 二、串联系统可靠性框图 R1 Rn R2 s 事件As和Ai的关系 事件As 系统正常工作的事件 事件Ai 第i个单元正常工作的事件 三、数学模型 1. 可靠度 在串联系统中,设各单元相互独立,其R(t)为: 若各单元的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时 可见:单元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系统 的寿命分布也为指数分布. 则 (2—10) 3. 平均寿命 MTBF (2-11) 2. 系统失效率 为各单元该时刻失效率 之和 。 四、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 减少串联单元数; 1. 提高各单元的可靠性; 3. 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 例 2-3 一台由五类元器件组成的串联系计算机,元器件的寿命均为指数分布,其数据如表2-3所示。 求 R(t),t =1 0h 的R(t)、λs、MTBF = ? 解:根据式(2-10)和式(2-11)可得: 例:某系统由三个单元串联构成,若各个单元的平均失效时间分别为250,100,350h,求系统的平均失效时间,并求系统和各个单元在30h的可靠度(设各个单元均服从指数分布) §2-4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定义和特点 一个系统由 n 个单元 组成,如只要有一个单元工作,系统就能工作,或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系统才失效,该系统为并联系统。 2. 特点: 1.定义: (1) 是一种用低可靠性单元形成的较高可靠性的系统(即一种冗余系统); 二、可靠性框图,见图2-16所示。 图2-16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事件As和Ai为系统和单元正常工作, 事件As’和Ai‘为系统和单元不正常工作 三、数学模型 (2—13) 假设各单元相互独立 ,则有: 1. 可靠度 若各单元的寿命分布都是指数分布,即单元可靠度为: 则有 (2—14) 2. 平均寿命 当 n = 2 时 (2-15) 可见此系统的寿命分布已 不是指数分布。 当 n个单元λ都相等时的各参数的计算式为: (2-16) (2-17) n = 2 n = 3 四、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提高单元的可靠性; 2.增加并联单元的数目,但耗费将大大增加; 3.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 例 2-4 某液压系统中,其结构如图2-17所示。失效模式:滤网堵塞或破损。 和工作时间 。 17 求: (1) 滤网堵塞时的可靠度、失效率、 平均寿命; (2) 滤网破损时的可靠度、失效率、 平均寿命。 解 :(1 ) 滤网堵塞时系统的可靠性框图2-18, 为串联系统。 18 由于 λ = 常数,所以其为指数分布。 故有: (2) 滤网破损时系统的可靠性框图2-19,为并联系统。 图 2-19滤网破损失效时可靠性框图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