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docx

发布:2025-01-19约2.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

一、1.研究背景与目的

膝内侧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据统计,全球约有1亿人患有膝内侧骨关节炎,其中我国患者数量约占总数的1/4。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内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已成为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HTO通过改变膝关节的力线,减轻内侧关节面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然而,传统的HTO手术创伤较大,恢复周期较长,且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创伤,近年来,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arthroscopicmicrofracture)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通过对一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我们期望能够为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提供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估该手术方法的早期疗效:(1)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2)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改善;(3)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以指导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治疗策略。

二、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了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内侧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且术前均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研究过程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胫骨高位截骨组)和B组(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组),每组各50例。

在研究方法上,A组仅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而B组在胫骨高位截骨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具体手术步骤如下:(1)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2)A组仅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截骨刀在胫骨平台内侧进行截骨,调整膝关节力线;(3)B组在胫骨高位截骨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通过关节镜观察膝关节内结构,对病变部位进行清理,然后进行微骨折术,即在关节软骨下制造微小骨折,以促进软骨再生。

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早期关节活动、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关节功能评分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SocietyScore,KSS)进行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ale,VAS)进行评估。影像学检查包括膝关节X光片和MRI,以观察膝关节软骨的改善情况。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等。然后,对术前术后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此外,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三、3.结果分析

(1)在本研究中,A组和B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和体重指数(BMI)等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K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表明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具体来说,B组的KSS评分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显著高于A组(P0.05),说明结合微骨折术的治疗效果更佳。

(2)在疼痛程度方面,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表明手术能够有效缓解疼痛。B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结合微骨折术能够更有效地减轻疼痛。此外,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包括关节肿胀、感染和疼痛等。

(3)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软骨的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改善。B组患者的软骨修复情况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明显优于A组,这可能与微骨折术促进了软骨下骨小梁的生长和软骨再生有关。具体来说,B组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