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资料学习理论的比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几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 时间:20 世纪前50 年
2、 代表人物:华生 (学习是建立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桑代克的联结论、斯金纳的强化学说
1)
3、 主要观点:( 、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映的联结过程,主张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内省,
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的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学习者个体的行为,或使学习者模仿他人的行为。
(2)、该理论重视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对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拒绝对学习者内在学习过程进行推测,而只研究外线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结果该理论只适合解释相对简单的学习活动。
4 、 例子:基于计算机的教学及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
5、 积极影响 :
(1)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客观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不同的心理学家依据共同的研究对象相互交流
经验、彼此验证各自的研究成果,使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公证性得到明显提高,也因此而强化了心理学的科
学特性。 (2)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行为主义产生之后,心理学的应
用研究就成为一种趋势。由于行为主义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因而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
造作用,这种观点应用到教育领域,就出现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主张。 (4)严格实验巩固心
理学的科学地位,要求预测和控制行为,必须通过客观的实验观察,通过对观察到的事实积累,然后形成
概括性的假设,再付诸实验印证或实际应用。
6、局限性 :
(一)生物学化倾向严重:行为主义否认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存在,把人的行为都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
结,行为主义坚持人的行为都可以用生理学的术语加以解释,把人的心理现象还原为人的生理现象,从而
走上了生物还原化的道路。 (二)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由于行为主义过分强调人和动物的同一性,否
定了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仅起联络和传导作用,使心理学成为没有头脑的心理学。
(三)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行为主义否认生理和遗传对心理的作用,忽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因
素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一架被动的刺激——反应的机器
6、 评价:
行为主义不愧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有重大贡献的学派。它存在发展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从20 世
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它使心理学真正摆脱哲学,成为一门客观的实验
心理学,推动心理学向成熟的科学方向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行为主义在应用心理学上更作出了前无古人
的创造性业绩和贡献。它开拓了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行为
主义的S-R理论是全面的,阻碍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思想的变迁,支撑行为主义的
三大支柱 (进化论、机械化生产的社会需要、实证主义思潮)为时代所摒弃之时,也是行为主义在心理学
中面临失势之日。只是适应时势的行为主义者如社会学习论和社会认知论者突破S-R理论的框架才有所前
进。由此可见,心理科学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随时代而发展,随内部矛盾的化解而更新。即使像庞
大而长期存在的行为主义学派也不例外。行为主义的兴衰告诫人们,作为心理科学的研究人员,只有把握
好时代的脉搏,正视当前心理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想业务,才能有所创造,有所
发现,有所发明和前进。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 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 代表人物: 马斯洛和罗杰斯
3. 主要观点:
(1)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
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2)主张从
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
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4 、 评价:
优点:(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教育者对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
以及个别差异等,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
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这对于教育事业的革新与进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2)提倡教育目标应
该是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为了实现这
种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了解与理解学生,创设自由的、宽松的、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这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