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把注射器活塞拉至10毫升刻度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小孔后推压活塞,活塞被压缩到1毫升处,松开活塞的手,活塞又会弹回来,这说明(??)。
A.空气可以被压缩,也会扩散?????B.空气有固定的体积?????C.空气有质量
2.把一团纸巾粘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没被水浸湿的原因是(??)。
A.纸巾在杯底????B.空气占据了空间????C.无法确定????D.以上都有可能
3.如图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我们发现(??)。
A.活塞不动????B.活塞会往回弹????C.活塞会继续向下压
4.下列能用来装空气的容器是(??)。
A.一个破袋子?????B.一个密封的罐子?????C.一个没盖的杯子
5.如下图所示,厨房里的抽油烟机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
A.油烟混合着被加热的空气会往上升????B.装在上部比较好看????C.可以节省厨房空间
6.图中放飞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点燃的孔明灯能放飞的原因是(??)。
A.蜡烛块燃烧后变轻?????B.灯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蜡烛块燃烧后灯的外壳变轻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个体差异(???),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2.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较(???)。
4.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5.大自然的风是由于两地的(???)不同,导致(???)流动,形成了风。
6.能把气球吹很大,是因为我们把(???)吹进了气球。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孔明灯会一直上升,因此不会有火灾隐患。(??)
2.科学家伽利略用气泵向一个瓶子里打足气,然后称它的重量,称好后瓶口打开,然后再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这个实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3.在一个空盒子里,空气只占据一半的空间。(??)
4.生活中的打气筒就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5.天平的平衡代表着两边的质量相等。(??)
6.像石头等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它有一定的重量,但空气我们看不见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它没有重量。(??)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连线题
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
书本??牛奶木块?橡皮?饮用水
??
???
??液体??气体??固体
空气??石头?树叶?铅笔??醋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填表题。
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
2.空气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观察到空气的流动?
3.请你说一说怎么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4.课本中是怎么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的?请你简单说一说。
5.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两种固体、两种液体以及两种气体。
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
1.材料分析。
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玻璃瓶内打足气,使玻璃瓶中尽可能多地装入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玻璃瓶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玻璃瓶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1.第个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爱迪生
2.下列做法不能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A.先称出空瓶质量,再向瓶内充气,再次称量
B.先向瓶内充气,称出质量,然后打开瓶口放气,再次称量
C.先称出空瓶质量,再向瓶内充气,然后打开瓶口放气,再次称量
3.亦涵看到家里饮水机的水桶上标着20L的字样。当水桶中的水喝光后,亦涵称了水桶的质量是0.8千克,如果把水桶内的空气抽净,那么水桶的质量(??)。
A.是0.8千克???B.大于0.8千克???C.小于0.8千克
八.综合题(共3题,共17分)
1.把一团纸紧紧塞在塑料杯的底部,将塑料杯倒立压入水底(如图所示)。
(1)我看到的现象是(???)。
(2)在杯底扎一个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