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食堂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职工食堂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食堂正常运转,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结合职工食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工食堂的财务活动及会计核算。
3.基本原则
职工食堂财务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收支平衡、厉行节约、民主管理的原则。确保财务工作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财务管理体制
1.管理机构
公司设立职工食堂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食堂的财务收支、物资采购、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食堂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公司工会代表、职工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职责分工
-食堂管理委员会
-审议食堂年度预算、决算方案。
-监督食堂财务收支情况,审查重大开支项目。
-对食堂物资采购、设备更新等事项进行审核监督。
-定期听取食堂工作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财务部门
-负责制定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并组织实施。
-审核食堂预算、决算,编制财务报表,定期进行财务分析。
-负责食堂资金的收付、核算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监督食堂成本费用支出,控制不合理开支。
-食堂负责人
-负责食堂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按照预算安排合理使用资金,确保食堂正常运转。
-定期向食堂管理委员会和财务部门报告财务收支情况。
三、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
-食堂应于每年末编制下一年度财务预算,预算内容包括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采购预算等。
-收入预算应根据预计就餐人数、收费标准等因素合理确定;成本费用预算应包括食材采购、水电费、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各项支出。
-采购预算应根据食堂经营需要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食材及其他物资采购数量和金额。
2.预算审批
食堂预算编制完成后,经食堂管理委员会审核,报公司财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
3.预算执行
-食堂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确保各项收支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应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4.预算分析与考核
-财务部门定期对食堂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预算与实际执行差异,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公司将食堂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预算执行好的食堂给予奖励,对执行不力的进行相应处罚。
四、收入管理
1.收费标准
职工食堂就餐收费标准应根据成本核算和公司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并报公司批准后执行。收费标准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整,应按规定程序办理。
2.收入核算
-食堂收入主要包括职工就餐收入、对外服务收入等。
-职工就餐收入应按照实际收费金额及时入账,通过主营业务收入-职工就餐收入科目核算。
-对外服务收入应按照实际取得的收入金额入账,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食堂应使用合法有效的票据进行收费,票据开具应规范、准确,注明收费项目、金额等信息。
五、成本费用管理
1.食材采购管理
-建立食材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食堂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
-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采购,确保食材质量新鲜、安全卫生。采购过程中应做好询价、比价工作,控制采购成本。
-食材采购应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发票内容应与采购合同、送货清单一致。财务部门对采购发票进行审核,确保合规后予以报销。
-加强食材库存管理,建立库存台账,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库存食材应分类存放,妥善保管,防止变质损坏。
2.成本费用核算
-食堂成本费用主要包括食材成本、水电费、人员工资、设备折旧、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食材成本应按照实际耗用数量和采购价格进行核算,计入主营业务成本-食材成本科目。
-水电费根据实际发生金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水电费科目。
-人员工资根据实际发放金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人员工资科目。
-设备折旧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折旧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设备折旧科目。
-低值易耗品摊销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