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意蕴.pdf
专题研讨
12
思想理论教育2022.12
大历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意蕴
庞立生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
对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意蕴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大历史观的视野。从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确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彰显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底蕴和根基;从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内在本质和价值定向的现代
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希望和光明的前景;从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孕
育并创造了引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新理念,引领并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发生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D616A1007-192X(2022)12-0012-07
DOI:10.16075/j.cnki.cn31-1220/g4.2022.12.0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确、深刻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意蕴,就必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明确了中国式现须从大历史观的视野出发,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中
代化的基本性质、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以及战略步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
骤,建构了系统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把进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充分领会中国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式现代化的必然性逻辑及其历史性意义。
推向新高度新境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
需要从大历史观的视野出发,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代化的历史境遇和历史条件,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意蕴
化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的历史影响和历史意义。所谓大历史观,即是从宏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启,源自中华民族对改变自
大的历史视野和开阔的历史眼光出发,在长历史时身历史命运和历史境遇的吁求和追求。中华民族具
段和大历史时空中看问题,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成
演变机理,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流主线,揭示事就,对人类文明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
物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性逻辑。大历史观是把握以来的落后状况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
[1]
历史方位、坚定历史自信、顺应历史大势、掌握历尘”。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
史主动的重要思想视野和观念前提。要想全面、准任何国家和民族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要
[作者简介] 庞立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6JZD004)
专题研讨13
2022.12思想理论教育
想发展也必然要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