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计准则 阮慧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麦克森?罗宾斯(Mckesson&Robbins药材公司案例 1)疑点 1938年初,长期贷款给罗宾斯药材公司的债权人米利安·汤普森公司在审核罗宾斯公司的财务报表时发现两个方面令人费解: 第一,罗宾斯药材公司中的制药原料部门,本来是个盈利率较高的部门,但该部门却一反常态地没有现金积累,而且流动资金亦未见增加。相反,该部门还不得不依靠管理者重新调集资金来进行再投资,以维持市场。 第二,公司董事会曾开会决议,要求公司减少存货金额,并要求现任经理菲利普·科斯特执行这一决定。然而到1938年年底,公司存货反而增加了100万美元。 满怀疑虑的汤普森公司立即表示,如果公司管理者不提出表明制药原料存货实际存在的证据,就拒绝认购300万美元的债券,也不再予以贷款,并请求官方协调控制证券市场的权威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立案调查。 2)重新审计结果 普赖斯·沃特豪斯事务所负责审计。在查看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每年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发表了“正确、适当”的审计意见。 调查人员发现:1937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计有总资产8.700万美元,但其中的1 970.5万美元是虚构的(其中存货虚构l 000万美元,销售收入虚构900万美元,银行存款虚构70.5万美元);在1937年年度合并损益表中,虚假的销售收入和毛利分别达到1 820万美元和180万美元。 发现该公司经理菲利普·科斯特及其同伙穆西卡等人,都是犯有前科的诈骗犯,他们都是利用了假名,混入公司并爬上了公司管理岗位。他们将亲信安插在掌管公司钱财的主要岗位上,相互勾结,利用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贪污公司巨款,使股东和债权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3)诉讼 汤普森公司指控普赖斯.沃特豪斯事务所。汤普森公司认为其之所以给罗宾斯公司贷款,是因为信赖了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求普赖斯·沃特豪斯事务所赔偿他们的全部损失。 普赖斯.沃特豪斯事务所拒绝赔偿要求,他们认为,他们执行的审计,遵循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36年颁布的《财务报表检查》中所规定的各项规则。药材公司的欺骗是由于经理部门共同串通合谋所致,审计人员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在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解下,事务所以退回历年来收取的审计费用共50万美元,作为对汤普森公司债权损失的赔偿。 4)案例分析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对民间审计界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此案件的披露对美国民间审计在社会的声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社会公众对处于独立地位的民间审计及审计结论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其次提出了民间审计工作质量如何保证,怎样发挥民间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如何保证民间审计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 ●该案件暴露出了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上的诸多问题。如:应收账款审计中未经向债务人函证即予确认问题;存货未经实地盘点即予确认问题;销售收入、银行存款未经必要核实即予确认问题;忽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问题等。 ?? 5)意义和影响?? ●对完善民间审计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为1947年出台的《审计标准草案》奠定了客观基础。 1947年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审计准则试行方案——公认的重要性和范围》的专题报告。《审计准则试行方案》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审计准则的初步成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 一般认为,审计委员会制度起源于1938年发生的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案例。针对此案,建议“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组成一个特殊的委员会来选择公司的审计人员”,即审计委员会。随后,审计委员会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功能也不断拓展。 著名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论及审计准则的发展时指出:“麦克森·罗宾斯公司的舞弊事件将审计人员的作用及其证明职能的范围告诉了审计报告的读者,从而促进了审计准则的发展。” ●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案例也为建立起现代美国审计的基本模式——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审计,奠定了基础。 一、什么是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指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 (1)对审计主体的规范和要求(资格和行为) (2)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 (三)作用 1、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审计工作规范 2、为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 3、有助于维护公众和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 4、为审计教育充实了内容 二、我国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审计准则按规范对象不同,可分为独立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 政府审计准则——是为政府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建立标准和提供指南。政府审计准则起始于20世纪70年
显示全部